夜空为什么是黑的?
看到一些天文书上说,夜空为什么是黑的,曾经引起过许多大科学家的讨论。这个简单问题为什么会这么纠结呀…… 求问,夜空为什么是黑的!
确实如@麦田的颜色 所说,如果宇宙无限大,并且永恒存在,而且恒星在其中均匀分布,那么不管朝哪个方向看,你都应该能够看到一颗恒星才对。这样一来,夜空就不该是黑色,而应该满是均匀的星光,因为有无穷多颗恒星发出的光在向我们涌来。可事实上,夜又确确实实是黑的,这一矛盾被称为奥伯斯佯谬。
现在对这一佯谬的解释是,光速是有限的,而宇宙的年龄也是有限的。即使宇宙本身无限大,只要存在一个大爆炸那样的创生时刻,宇宙中就会存在一个“边界”,外面的光还来不及传到我们的眼中。因此,从夜是黑的这一司空见惯的事实,天文学家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宇宙的年龄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有一个开端。
回答你的问题让我想以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蕴涵着很多奥秘和知识。为了让你选择我的答案,我开动脑子快速运转,360度发散思维考虑你的问题,尽可能的将所有的方面囊括进去,要包括别人的回答,但比别人简明扼要,鞭辟入里,让你一看就懂,还要想别人没想到的,视角独特,论据合理,尽量兼顾方方面面,想全面的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繁杂,但是篇幅所限,像生物学上的定义我就剔除:人类的视觉系统并不算很灵敏,你看到是夜空猫头鹰就不是了,我把任何方面就考虑进去,几乎可以写一本书,所以,我仅从物理学的几个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
1:人择原理:如果我观察宇宙的夜空不是黑的,那可能你我就不存在,正因为夜空是黑色的,有这样的宇宙环境,你才能在果壳网发问,我也才能回答你的问题,反过来说,正因为看到宇宙是黑色的,满天繁星,才有你我。你可能认为这是鬼扯,但确实是这样,这是科学家普遍承认的一条原理,宇宙这样的演化似乎就是为了让我们诞生,但是从概率的角度来说,你我存在都是中了人脑所不能理解的低概率的宇宙六合彩。
2:空间相对性:如果你看到太空中是黑夜,那么美国人一定是白天,从地球人的角度来说,美国人说看到太空是光明的的,你看到的是黑色的,这是从不同空间观察决定的,但这都是对的,是相对的,因此,你说的定义是不正确的,你只能说为什么我有时候看夜空是黑色,有时是光明的。物理学就是选对正确的参照系,否则描叙没有意义。我在美国的话就可以否定你说的夜空是黑的。
3:太阳发光的散射:你说你看到太空是黑色的,是因为你相比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你看到整个太空是光明的,其实这个光明只是在大气层内才能感觉得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散射现象,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夜晚和白天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都能看到太空是漆黑的,那么也可以这样说,我们看到夜空是黑色的,是因为没有了太阳光照射到大气层中发生散射现象,所以看到夜空是黑色的。
4:宇宙不是稳恒态的:这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奥伯斯佯谬,这个佯谬无论正反推导都可以得出宇宙不可能是平直空间,不可能是静态的,这个佯谬由德国人奥伯斯在1826年提出,那时人类还没有观测到遥远星系的红移确定宇宙是在膨胀的,没有广义相对论,也没有弯曲空间的概念,奥伯斯佯谬就暗示了宇宙是非平直的,必须有一个起点,也就是后来称为的奇点,或者大爆炸,那么为什么说宇宙夜空是黑色的,就能推导出宇宙是非平直空间和非静态宇宙呢?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无限大、均匀、平直的宇宙,我们在地球上观测应该所有恒星的光都到达地球,那么夜空中就应该是跟白天一样光亮的,仔细想想是不是?如果宇宙时间空间是无限的,那么恒星分布总是是均匀的,那么恒星将占据天空的每一点,它们发出的光终将抵达地球,所有的恒星发出的光都将连成一片,夜空就不是黑的,即便这个矛盾强烈的暗示了宇宙不是永恒无限,当时的人怎么也不愿意这样想,要解决这个佯谬的唯一办法是否定其大前提,即宇宙不是无限的,恒星数量是有限的。但是,这还不够,即使恒星数量是有限的,其数量之巨大,也足以照亮整个夜空。1848年,美国小说家爱伦·坡在一篇随笔中指出,唯一的出路是假定远处的星光还来不及照到地球上来。也就是说,宇宙在时间上有一个起点,而且宇宙的年龄还没有老到足以让我们见到所有远处恒星发出的光。这样的推论就完全符合逻辑了。 我们现在知道宇宙的年龄的确是有限的,宇宙是在大约137亿年前由大爆炸形成的。而计算表明,要把地球的夜空全部照亮,要花上以亿亿亿年计的时间,远处的星光才能都抵达地球。显然,我们的宇宙还太年轻了。 而且宇宙在不断地向各个方向膨胀,各个星系在互相远离,当然也都在远离地球。空间的膨胀导致光线在传播时波长被拉长,能量也因此降低了(波长与能量成反比)。这个现象称为“红移”,意思是可见光向能量较低的红光转变,而红光还会向能量更低的红外线、微波转变。所以遥远的星光在抵达地球时,能量已低到不能被肉眼见到了。所以,由于宇宙太年轻,所以夜空是暗的;而由于宇宙在膨胀,让夜空变得更暗。
不好意思,复制了一下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http://www.guokr.com/question/128472/
以前有个德国天文学家H.W.M.奥伯斯,也和你考虑过差不多的问题
他提出的问题被称作奥伯斯佯谬(可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5184.htm)
他提出的佯谬是:若恒星均匀分布在静止无限的欧几里得空间中,则夜空的面亮度应与恒星表面亮度相等,而事实上夜空是黑暗的(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恒星无限多,那我们应该看到亮如白昼的夜空,而实际上夜空是黑的)
普遍被接受的解释是:
宇宙的年龄是有限的和因为遥远星系在远离地球而造成的红移,而后者是最重要的效应
详细的解释请搜索“奥伯斯佯谬”
大家都走过夜路吧,我们这样来想,假如我们在一间屋子里,屋子里有很多小灯泡(手电上用的那种)点亮,如果数量足够那么屋子里自然是通明的,这跟我们的实际情况一样。但是如果这间屋子很大,大到一只灯泡与之相比是为无穷小。那么就像我们走在夜路里一样,很远处的灯光即使亮且多,但是它们距我们实在是太远太远了,所以我们的周围还是黑暗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是一间硕大无朋的屋子,即使有上千亿颗恒星在点亮我们的宇宙那也不过像是你在大楼里划亮一根火柴。我们之所以觉得白天很亮是因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不是那么远,而且我们的地球上有很多尘埃,形成了对太阳光线的漫反射。
我们的宇宙太大了。大到我们不可想象,所以要照亮整个宇宙,恒星们觉得“鸭梨山大”。
©果壳网 京ICP证100430号 京网文[2018] 6282-492号 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71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okr.com 举报电话:18612934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