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
需用时 03:02
整理行囊,是为了走得更好:写在“科学人”改版之际

科学人正式上线,图为科学人的logo。

果壳网的媒体部分改版了,不但改版,还建立了新的子品牌“科学人”以取代“主题站”的称呼。最初,主题站就是果壳网,果壳网就是主题站,但随着产品线的扩充,“主题站”这三个字越来越难以概括它所承载的东西。为此,我们从头开始塑造“科学人”,希望通过团队以及合作伙伴的努力,让它成为中文世界最好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泛科学媒体。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大步前行。在过去的4年里,我们履践“一切新闻都是科学新闻”的基本理念,塑造了鲜明的媒体形象;我们通过采访研究者本人来开展科研报道,向全球科研工作者发出约稿信,构筑“自己研究自己写”的科学传播模式,做了大众媒体做不到的事;我们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推出了许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内容专题;我们一手打造了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的网络直播和解读活动,树立了行业标杆;我们与《自然》、《科学》这样的国际期刊,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内众多高校展开了深入的合作;我们采访了一系列顶尖的科学从业者:李象益徐星李淼理查德·道金斯布莱恩·考克斯侯世达理查德·穆勒贾雷德·戴蒙德马库斯·桑托伊黄禹锡及其团队……现在,“科学人”将更及时地为读者解答生活中的困惑,更快更准确地将科研信息传递出去,更深入地与科学家对话,汇聚更多更优秀的科学写作者以及更精美的科学内容视觉呈现。总之,“科学人”要更好地把科学展示在公众面前。我们希望这样的展示能在个人和公众两个层面产生影响。

先说个人层面。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团队接到了来自各种人群的求助信息。青年学生、白领、家庭主妇,甚至有来自黑龙江的青年农民给我们发邮件倾诉了自己在生产实践中面临的困惑,我们也为此制作了一组与农业有关的碎谣文章,提供了一个既能帮助农民解惑,又能让城市读者对农业生产略窥门径的渠道。日常生活是我们更关注的领域。许多读者都乐意将科学作为一种生活参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总把天平和试管揣在怀里,只是想要把日子过得清楚明白些,并满足激越澎湃的好奇之心。了解清楚前因后果、好处风险,然后基于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这多好。

再说公共层面。如今,赛先生“言行不彰”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共识,它导致科学无法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本该扮演的角色。实际上,社会生活中的许多议题,都跟科学沾边,有些甚至与之高度相关。不过,在这些讨论的实际过程中,科学要么只是被机械地,以令人不快的方式传递出来,要么干脆就连影子也见不着了。诚然,公域之中的任何问题,任何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这一点非常重要。但也需承认,这些问题在事实判断和操作细节的层面上,确实存在着“专业门槛”。这一点让我想起不少读者的抱怨,“科学人”所发文章的末尾,常常竟列有“参考文献”,真的不是一般的“装”。可在我们看来,恰恰就是这些很“装”的参考文献,建立了数据、观点、判断的基石。它们不是出自某一两个人的臆断,也不是对个案的归纳,而是基于整个科学共同体的共同认知。即使因为某种原因,其中一些部分出现了问题,也会被及时发现并纠正过来——近来日本理化所的“造假”风波就是最好的佐证。所以我们认为,科学的证据才是负责任的讨论的基石——而绝非臆断或者空荡荡的一腔热情。

如“科学人”的名字所描述的,科学是我们的出发点。但我们也深知,倾听科学之外的声音同样重要——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困境,常常不是单一的科学因素能完全覆盖的。倘缺乏沟通或者沟通不力,“其他因素”总能打得科学遍体鳞伤:1930年代以后苏联的遗传学、21世纪头10年美国的胚胎干细胞研究、2011年以来德国的核电风波乃至当下中国的农业问题……这样的情况并不难于理解,科学的发展路线及其精准分析的能力常常会得出有悖于常识或者超出人们预期的结果。旧日的弯路,也确实给人们造成过恐惧与伤害。超出的部分需要解释,撕裂的部分需要弭平,所以,“科学人”不仅要了解科学的进展,同样要了解公众的疑虑和需求,要了解该说些什么,也要了解该如何去说。或许这就像接受果壳网采访时,英国科学媒介中心官员所说的,这是“为科学做公关”。让信息在公众和科学家之间充分流动起来,用信息的流动冲决盲从与封闭。这是我们的初心,也被我们视作使命。

我们整理行囊,是为了走得更好。

The End

发布于2014-05-2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moogee

果壳网前主编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