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3
需用时 08:17
史蒂芬·平克:想要和平,先了解心理学
对话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语言学家史蒂芬 · 平克,有关语言、暴力及传播(Tony Cenicola/nytimes.com)

对话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语言学家史蒂芬 · 平克,有关语言、暴力及传播(Tony Cenicola/nytimes.com)

(文 / CARL ZIMMER)史蒂芬 • 平克 15 岁时是个无政府主义者,认为人们不需要警察来维持和平,政府要处理的问题其实就是政府这种形式本身。如今已经 57 岁的平克博士自己辩称,在 1969 年,“如果你不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没女孩子愿意跟你约会。” 那时,即便在饭桌上,他也会和父母争论人性。父母说:“没有警察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答道:“没有警察我们会做什么?抢银行?当然不会。所以说,警察没什么用。”

平克的家乡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以民风有礼和犯罪率低著称”。然而,1969 年 10 月 17 日,当地警察和消防员举行罢工,他见证了自己第一个人性假说的失败。“地狱之门大开,” 平克回忆说,“短短几个小时,全城已然大乱,抢劫、暴动、纵火,甚至还发生了两起谋杀,而警察不过上午才宣布罢工而已。”

20 世纪 60 年代风起云涌,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使平克对人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终使他走上了科研之路,成为世界顶尖的语言学家,而后又成为演化心理学理论的头号支持者。在平克的一系列畅销书中,他主张人的心智,从各种情绪到决策机制再到视觉认知,都经由自然选择而逐渐成型。

任何否定进化对人类精神世界有着深刻影响的言论,平克都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不论是自信能够有目的地改造儿童的社会工程师,还是雄心勃勃意图重建城市乌托邦的现代主义建筑师,都没逃过平克的口诛笔伐。在他看来,尽管已经到了 21 世纪,我们依然铤而走险,对进化的大脑熟视无睹。

平克的新书《人性中的天使》(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再次让许多评论家大跌眼镜——他开始研究生命最原始的活动之一:暴力。该书 802 页的论述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几千年来,暴力现象大大减少;不管采取哪种统计方法,即便将自杀率以及战争伤亡列入考量,结果依然如此。

任何否定进化对人类精神世界有着深刻影响的言论,平克都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不过,在他的新著《人性中的天使》(左图为该书封面)中,平克却对大众对演化心理学的误解发起了挑战。该书指出,几千年来,暴力现象大大减少;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脑能够指导人类营造和平的生活氛围(右图,Rebecca Goldstein/nytimes.com)

任何否定进化对人类精神世界有着深刻影响的言论,平克都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不过,在他的新著《人性中的天使》(左图为该书封面)中,平克却对大众对演化心理学的误解发起了挑战。该书指出,几千年来,暴力现象大大减少;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脑能够指导人类营造和平的生活氛围(右图,Rebecca Goldstein/nytimes.com)

这个观点似乎与演化心理学的理论不符。在人们的印象中,演化心理学家一向主张石器时代的行为模式已经成为人类固有的本性。不过,在平克看来,那不过是对演化心理学的误解。他认为,我们进化的大脑能够对不同环境做出反应,并不局限于原始的模式。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脑能够指导人类营造和平的生活氛围。

为迎合读者口味,平克在书中描绘了各种可怕的暴力细节,比如割鼻或是其他折磨异教徒的手段。他 1994 年出版的《语言本能:探索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The Language Instinct)也是如此;从那时起,平克又多了一个身份——畅销书作家。谁还能想到,他的第一本出版物竟然叫做《三维空间心理意象的呈现和操控》(The Represent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n Mental Images),内容取自他艰深晦涩的哈佛硕士论文。

从不规则动词开始的事业

1976 年从麦克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毕业之后,平克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那时,他坚信投身心理学研究能让他一探人类精神世界的究竟,用科学精确地解释一切困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这种方式去理解人性戳中了我”。

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人性探索要暂放一边,“博士论文的课题不可能是人性这一宽泛概念”,他说,“所以我转向更为具体和基础的学术研究”。

一开始,他钻研脑部视觉形成机制——大脑如何将持续接受到的大量视觉信息生成意义。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平克意识到许多科学家都在从事视觉认知的课题研究。于是他将目光投向语言学,由此开始了对语言的深入研究。

史蒂芬 · 平克:语言是通向人性的一扇窗。

语言能力的形成到底是后天习得还是先天系统运作,语言学家一直争论不休。平克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一个看上去无关痛痒的语言现象:不规则动词。尽管大多数动词时态都有规则可依,但仍有一些动词游离于规则之外。比如“speak”的过去式并不是简单的变形“speaked”,而是“spoke”。

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期间,平克专心研读儿童的言语记录,寻找儿童动词习得过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有迹可循的错误模式。通过研究,他提出一种假说:我们大脑有两套语言系统,一套负责综合语言要素来表达含义,另一套像词典一样负责存储这些语言要素。

麻省理工学院,平克研究玩偶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功用,摄于 1991 年(nytimes.com)

麻省理工学院,平克研究玩偶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功用,摄于 1991 年(nytimes.com)

这个研究让平克确信语言功能有着深厚的生理基础。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只是大脑进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平克不以为然:“语言与人性密不可分,说语言是偶然产生的,简直不可理喻。”

平克认为语言是人类经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种适应功能。通过不断的再生和优化,语言同手、眼等器官一样也在进化。1990 年,平克和他的学生保罗 • 布鲁姆(Paul Bloom,现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联名发表论文《自然语言和自然选择》(Natural Language and Natural Selection),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在这篇论文启发下,平克出版了《语言本能》,该书迅速走俏,成为当时的畅销书,随后还入选《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评出的 “20 世纪百本最佳科学书籍”。凭借此书的成功,平克得以拓展研究范围,重新开始思索更宽泛的人性问题。

此后的 17 年,他不断有著作出版,既有探讨人性的《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和《白纸一张:人类本性的当代否认》(The Blank Slate),又有着眼于不规则动词研究的《词与规则:语言的成分》(Words and Rules)。这些书稿都是在他和妻子共同生活的公寓里完成的。平克的妻子是著名小说家丽贝卡 • 戈尔茨坦(Rebecca Goldstein),两人目前住在科德角。

乐观的理由:演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一直在朝着积极的方向进化

身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平克常常参与到受人瞩目的演化心理学论战中。1997 年,哈佛古生物学家史蒂芬 • 杰伊 • 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公开指责平克和其他演化心理学家,称后者在人类存在的各方各面都能看出“微调”出来的适应特性。

古尔德写道,“假如演化心理学的支持者能够把拉帮结派的习性和极端达尔文主义的狂热转化为几分谦逊”,那它“还算有些用处”。平克也毫不客气地回应,“古尔德不过是在拼凑胡言乱语,诋毁对手,抬高自己。”(古德 2002 年去世。)

平克及妻子,小说家丽贝卡 • 戈尔茨坦在他们的公寓里(boston.com)

平克及妻子,小说家丽贝卡 • 戈尔茨坦在他们的公寓里(boston.com)

平克还加入有关心智的性别之争。2005 年,时任哈佛校长的劳伦斯 • 萨默斯(Lawrence H. Summers)表示,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终身教女性授只占很少一部分,其中一个原因是“先天能力问题”。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平克(2003 年从麻省理工转投哈佛)站在萨默斯一边,并进而跟哈佛同事、心理学家伊莉莎白 • 史培基(Elizabeth Spelke)展开了一场高调辩论。平克认为男女大脑运作存在生理上的差异,看上去微不足道实则相当关键。史培基争论说这些差异不值一提,而且演化心理学理论在这场辩论中没有意义。

“人类现在的职业追求、所做的决定,同更新世(Pleistocene)的生存问题有本质不同。”史培基博士总结说,“目前根本就不清楚人类远古时进化出的行为动机在现代条件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平克的新书《人性中的天使》是对这类质疑的回应。在同史培基博士争论时,平克无意中发现有关暴力的历史统计图表,然后萌发了写这本书的念头。

平克在德国哥廷传统文学活动“哥廷根文学之秋” 的书会上发表演讲,摄于 2010 年 10 月(G ambrus/wikipedia.org)

平克在德国哥廷传统文学活动“哥廷根文学之秋” 的书会上发表演讲,摄于 2010 年 10 月(G ambrus/wikipedia.org)

2006 年,平克受邀撰文,主题是“你对什么持乐观态度?”平克的回答是:暴力的减少。文章引起的反响让平克始料未及,“我不断收到学者的反馈,他们告诉我说‘与此相关的证据比你想的多得多’(※此处已更改),而这些学者的研究方向我之前很少涉足。”

证据不断发来,各种实例表明英国以外的其它地区暴力也在减少,从战争的死亡率到受虐儿童的比率,不一而足。 “我想,‘好像这一切是有预谋的’,其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接着我意识到可以写本书。” 平克说。他开始着手整合数据,寻求解释,同时对演化心理学的陈词滥调发起挑战。

“演化心理学认定人类要不断斗争才能生存,这种带有宿命论色彩的理论饱受诟病。”对此,平克并不认同,“假如人类不过是嗜血的猿类,暴力深植于基因之中,那追求和平又有何用呢?”

史蒂芬 · 平克:演化心理学恰恰解释了为什么人类一直在朝着积极的方向进化,以及如何进化得更好。

文明的影响

《人性中的天使》书中对暴力发展史的论述让很多专家印象深刻。“平克的成功在于将零散的曲线组合成宏伟的模式图,生动展示了暴力的减少跟情感的增多以及更为复杂的文明进程。” 挪威奥斯陆和平研究协会的教授尼尔斯 • 格莱迪奇(Nils Petter Gleditsch)如是评价。

平克在书中指出,几千年前世界上出现第一批国家,从那时开始人类社会的暴力现象开始减少。证据就是考古学的研究结果和对于今日无国家社会状况的观察。国家诞生之后,暴力事件发生率呈现阶段性下降趋势。平克承认,这个结论很难让人接受,不过他认为这种质疑更多源自主观心理感受而非客观数据统计。暴力事件带给人们情感上的冲击,让人忽视暴力一直在减少这个事实。

当然,他也没有忽视 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阴霾,不过他觉得这与自己的观点并不矛盾。战争的数据统计显示出战争暴力发生时机和规模的随机性,在他看来,过去的那个世纪是运气不好罢了。

史蒂芬 · 平克:暴力不过是人类祖先掌握的众多能力之一,人性是个复杂的组成……即便人类确有暴力倾向,相应的我们也拥有同情、合作、自我控制等积极的意愿。

表露出哪种倾向,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无国家的状态刺激了暴力的发生,人们只能通过复仇来伸张正义。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常常放大自己的痛苦而低估他人的感受。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往往促进流血事件的循环发生。但是,文明的发展渐渐改变了社会的基本规则,暴力开始衰落。尽管早期的国家统治专横粗暴,但的确遏制了即将失控的仇杀行径。

再到后来,活字印刷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人们通过语言产生的新想法得到很快地传播。“人们有了读写能力,坏的思想受到冲击;人们有机会去进行新的尝试,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 平克说,“这使得我们从人性的原始冲动中解脱出来。”这些想法进一步削减了暴力,而平等的思想让女性拥有更多权力。平克称,经统计女性比男性有更多和平的意愿。

平克:想要和平,不应为正义而战; 而该为和平奋斗(Charlesg Authier/charlesgauthier.com)

平克:想要和平,不应为正义而战; 而该为和平奋斗(Charlesg Authier/charlesgauthier.com)

基本上评论界对于平克这本新书还是充满兴趣的,尽管评价毁誉参半。伊莉莎白 • 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在《纽约客》中将其称之为“让人困惑、坐立不安且充满疑惑” 的一本书,并以“仇恨、疯狂和残忍没有消失,而且也不会消失”收尾。

平克也不屑地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回应:“这是本书所要传达的信息?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书评家都不会得出这种结论。”

暴力的减少的确毫无争议,但它很有可能再度盛行。平克认为,既然已经了解暴力减少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促成和平。他和很多人一样,认为政治学者约书亚 • 戈尔茨坦(Joshua S. Goldstein)的观点“想要和平,就为正义而战”是错误的;想要和平,就该为和平而奋斗。

“人类那些自私自利的偏见不过是心理学的小花招,”平克说,“在任何争论中,人们都认为己方是正确的,而对手则是魔鬼。”

或者可以这么说,他新书的主旨就是:想要和平,先了解心理学。

 
 

本文编译自《纽约时报》 2011 年 11 月 28 日的科学人物访谈, Human Nature's Pathologist. 对话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 · 平克博士,作者是 CARL ZIMMER。

题图来源:openparachute.wordpress.com

原文看这里

 
 
The End

发布于2011-12-20,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LOLA有黑眼圈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