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玩Pad就能当医生?现代医疗诊断的看和听

果壳   发表于  2012-10-26 11:50

医生们总是在说同一句话:让我来看看。但实际上在过去,医生们什么都看不到。现在,医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医疗成像技术真正“看到”患者体内的病灶。

最近网上流行用扫描仪扫描自己的身体部分。也许一种行为艺术。不过,如果你能读懂身体内的“断层”图像,你也许可以自己通过“扫描”来诊断脸上的小痘痘。

/gkimage/d3/5x/9d/d35x9d.png

这事真不是不靠谱的瞎想,现代化的数字化的诊断技术可以让医生在手机、Pad或电脑上,通过专业的分析软件,对比和诊断病人的影像。当然,你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千里之外的专家进行会诊,让高人帮你诊断……前提是,只要你会玩Pad。

医生“看病”这事,现在才是真的

医生们总是在说同一句话:让我来看一看。但实际上在过去,医生们什么都看不到。医生如果想要了解患者身体内部的情况,除了直接剖开,再就只能靠“触诊”了(体检内科时的腹部按压就是最基本的触诊)。

视频:自古以来,医生总爱说“看病” 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43469531_1833141401_aRi2RnRsDGbK+l1lHz2stqkP7KQNt6nkgWm3ulalIQ5YQ0/XM5GdYdkB6SzVAdkEqDhAQJs7c/cj1Bw/s.swf

想要看到身体里的情况,和用扫描仪扫脸的行为艺术不一样,现在的医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医疗成像技术来实现。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 X 射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活体中的身体内部骨骼。现在,医院里能够“扫描”身体内部的设备有很多种类,除了传统的X射线透视设备以外,还有计算机断层摄影(CT)、核磁共振成像(NMRI)等。它们大多安放在医院里一个防护森严的地方——放射科中。

/gkimage/1w/mb/uy/1wmbuy.png

核磁共振是怎样让医生看到体内的立体图像的呢?说起来,核磁共振设备还有点像家里常用的微波炉。不过不用怕,你不是躺在微波炉里做检查。微波炉只能震荡食物中的分子,而核磁共振成像的“核”指的是氢原子核,因为人体的约70%是由水组成的,核磁共振就是利用水中氢原子。当人体进入到核磁共振设备的磁场中,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会改变体内氢原子的旋转排列方向,射频过后,氢核返回初始能态,共振产生的电磁波便发射出来,原子核振动的微小差别可以被精确地检测到,经过进一步的计算机处理,即可能获得反应组织化学结构组成的三维图像啦。

有了现代化的医学成像技术,医生才真的算是能够看到”病”,根据影像结果,更加准确的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判断。

听出身体里的“地震”和图像

“望、闻、问、切”是中国古代医生们的传统诊断方法。其中的“闻”,不是用鼻子嗅,而是听病人的谈吐、气息、咳嗽等。中国古代的医生没有发明出类似现代“听诊器”的工具。不过,利用“声音”来判断病人体内的病变,确实是十分有效的方式,比如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经验的医师用听诊器下,就犹如地面下不规则的“震动”一般,会被准确诊断出来。

当然,如果你不是专业的医生,你的耳朵是听不出什么来的。不过,听诊这一基本原理已经被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通讯方式所继承。最近,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几位科学家开发出一套叫做“StethoCloud”的软件。它可以将智能手机变成一个远程听诊器。只要在耳机接口插上一各专用的听诊头,软件会通过向导模式指引用户操作,听取并记录病人的呼吸音。当软件获取到足够的数据后,它会自动将数据上传至位于云端的服务器来消除噪音并进行分析。这套软件可以在医生不在场的情况下通过智能手机对肺炎进行初步诊断。只要会玩手机,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医生!

/gkimage/a4/q8/lm/a4q8lm.png

只在身体表面听,靠声音来诊断,仍然是传统的方式。现在医院里常用的超声波诊断设备,能够“听”出身体内部的影像。人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是20-20000赫兹,超过20000赫兹的声音被称作超声波。当我们在做超声波检查时,设备向人体内定向发射一组超声波,由于人体内不同组织对于超声波的反射强弱不同,根据监测回声的延迟时间、强弱就可以判断脏器的距离及性质。经过计算机的处理, 就可以形成一副断面的超声波图像了。超声波检测根据使用的声波频率不同,分为A型、B型、M型、D型等。B型超声波用断面图的形式来显示被探查组织的具体情况,是医院里最常用到的一种类型。

现在世界上最小的超声波诊断设备就像一部手机那么大,它是由GE公司在2009年推出的Vscan。Vscan带有一个探触头,可以手持其接触皮肤做黑白或彩色B超,在屏幕上实时显示身体内部状况,它还可以用SD卡存储成像图片,像用数码相机一样保存和拷贝B超相片。有了这样小巧的超声波设备,现在医生可以方便地随身携带,比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听”得真切多了。

/gkimage/ve/jn/zw/vejnzw.png

有了这么多先进的设备,你是不是觉得做医生好简单,只要会摆弄手机、Pad、电脑就行了。其实不然,这些现代化的医学诊断设备只是让医生了解得更多,帮助医生做出最终诊断,最终由医生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所以请相他们,因为他们有了超乎想象的“眼和耳”。

11条评论
  • 1楼
    2012-10-31 21:46 小蚯

    为什么视频要弄一个链接……

    评论
  • 2楼
    2012-11-01 22:26 Evelyn洛羽

    矮油最后一张图难道是心彩超的掌中宝?!去心内见习的时候看到某特别萌老师拿着一个玩得特别HIGH

    评论
  • 3楼
    2012-11-06 21:35 colinwang1123

    表示我们现在的医学教育模式过分的依赖诊断器械了,一些传统的中医里面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该保留的还是应该保留

    评论
  • 4楼
    2012-11-07 16:39 老面包啊呀 著名影评人ψ

    美剧里看到过这些先进的设备。

    评论
  • 5楼
    2012-12-04 20:01 真红-赤色彗星

    貌似好好玩哦!

    评论
  • 6楼
    2012-12-06 19:41 D君

    Vscan...明年的项目

    评论
  • 7楼
    2013-04-22 15:09 Guideliked
    引用@colinwang1123 的话:表示我们现在的医学教育模式过分的依赖诊断器械了,一些传统的中医里面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该保留的还是应该保留


    我倒越来越觉得“望闻问切”不靠谱。 人为经验判断的误差,远远大于设备仪器检查结果。

    评论
  • 8楼
    2013-04-26 23:56 colinwang1123
    引用@Guideliked 的话:我倒越来越觉得“望闻问切”不靠谱。 人为经验判断的误差,远远大于设备仪器检查结果。

    这样来说,医学本身带有经验科学的特点。很多数据是不可量化的,所以仪器设备的检测数据只是辅佐作用,就如本文的观点,如果真的是数据和逻辑的计算,那么计算机无疑是最优秀的医生。望闻问切,不见得就不如仪器设备。

    评论
  • 9楼
    2013-05-12 10:08 虚坻2013

    和手机连动,已经是热门应用。国内现状多少人了解呢?

    评论
  • 10楼
    2013-07-01 20:45 mh_ah

    看来做医生也不那么枯燥了

    评论
  • 11楼
    2013-11-06 21:46 我没有英文名

    test

    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