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3
需用时 02:32
美白防黑,阻击酪氨酸酶

中国人——更大范围地说,东亚人——向来信奉“一白遮百丑”。我少见有姑娘坦然面对自己健康的小麦肤色,却认识好几个已经是象牙白但非要达到日光灯效果不可的。诚然大多数人对“白”的追求没有这么狂热,不过往往都对色斑深恶痛绝,包括“以黑为美”的西方人:色泽均匀向来被认为是皮肤健康美丽的标准之一。

变黑,日光是直接杀手

不管是色斑或是深肤色,都与黑色素有关。黑素细胞中的黑素小体含有黑色素,因此呈黑色。分析黄种人曝光区和非曝光区的皮肤浅表角质层,可发现曝光区的皮肤表层含有更多的黑色素[1],证明日光与皮肤变黑有关。更具体地说,是日光中的紫外线使皮肤黑化。

当紫外线(到达地表的通常是UVA与UVB)照射到皮肤上时,将引发大量自由基的产生、炎症因子释放、胶原蛋白损伤乃至DNA的断裂。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皮肤会产生大量黑色素来吸收紫外线。受到紫外线照射时,黑色素被UVA产生的氧自由基氧化为颜色更深的氧化型黑色素,重新分布,肤色会立即变得灰暗。肌肤还会未雨绸缪,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加班加点,制造出更多黑素,免得下次被打个措手不及[2]。自我保护的“结果”会持续一阵子,意味着皮肤在晒后的几个月内都要比之前黑,这可真是不妙。

与肤色均匀的正常区域的相比,色斑部位的黑素细胞更活跃,源源不断自表皮最底层向上供应黑色素,造成了持久性的色素累积。与变黑出于同样的原因,色斑也会因阳光照射加重。

变黑,酪氨酸酶“功不可没”

皮肤中的黑色素究竟是怎么合成的呢?下图简单描述了这个过程。

黑色素生成示意图。果壳原创,制图:@V晶V,内容来源:[1]

黑色素生成示意图。果壳原创,制图:@V晶V,内容来源:[1]

从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多巴,是黑色素合成中的第一个决定步骤。酪氨酸是生理活动必需的氨基酸,大量而广泛地存在于人体中。肤色较深的皮肤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大约是肤色较浅皮肤的3倍[3]。要想控制皮肤黑化,可以想办法阻断酪氨酸酶的作用。

狙击酪氨酸酶,防黑关键一步

添加在美白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都是通过控制上图所示的几个关键点起作用。由于黑色素合成量与酪氨酸酶活性正相关,因而从第一环下手是个好选择。能够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成分,有氢醌、曲酸、熊果苷、壬二酸、止血环酸等多种,作用机制不同。

止血环酸(Tranexamic Acid)既可因结构而被命名为“氨甲环酸”,也可音译为“传明酸”,还可以叫“凝血酸”。它起初只是作为一种凝血药物使用,后来在临床使用时,人们逐渐注意到了它的美白功效。现在,它不仅出现在化妆品中,也是皮肤科治疗黄褐斑的口服药之一[4]

凝血酸其实是个“骗子”。它和酪氨酸的结构相似,都有一个羧基,因而可以骗过本来应该和酪氨酸“配对”的酪氨酸酶。酪氨酸酶本要把酪氨酸变成多巴,这下误抓到了凝血酸又拿它没辙,只能眼睁睁看着酪氨酸从眼皮底下溜走。不过这对我们是好事——酪氨酸成不了多巴,就更成不了黑色素了!凝血酸让黑色素不再增加,色斑范围不再变大,肤色不再变深,实乃功臣一名。

凝血酸(左)与酪氨酸(右)

凝血酸(左)与酪氨酸(右)

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导致皮肤变黑、色斑加重的最大外在诱因,防晒是维持肌肤白净无瑕的首要工作。酪氨酸酶催化的酪氨酸氧化是黑色素合成的第一个步骤。防晒出了疏漏,不妨试试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美白成分。

参考文献:

[1] 刘玮,王学民.《皮肤科学与化妆品功效评价》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 何黎 《美容皮肤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丁大鹏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364-1366.
[4] 吴溯帆,石航燕,陈永,等 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2):106-110.
The End

发布于2012-03-1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lalunasun

化妆品科学控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