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8
需用时 02:39
假如没有阿西莫夫,世界将会怎样?
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

1992年4月6日,“基地”系列、《我,机器人》的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美国纽约逝世。20年后再回望阿西莫夫,依然觉得其高不可及。他有着连串的荣耀头衔,细细数下来五分钟也列举不完,“科幻三巨头之一”是最常见的,“生物化学博士”相对平凡一些,“门萨高智商协会副会长”听上去要崎岖许多。对了,如果不是因为怕坐飞机,阿西莫夫还差点成为“好莱坞王牌编剧”。打住,如果一板一眼地回溯历史,恐怕并不能让读者们耐心看下去。让我们的思维开拓一些吧,模仿大师本人的思路,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阿西莫夫,我们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我设计出了三种可能,欢迎说说你自己的意见。


●假如没有阿西莫夫,就没有机器人三定律。

机器人公司称霸世界。

机器人公司称霸世界。

假如没有阿西莫夫,就没有机械伦理学。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众所周知,它通过三定律的形式,从伦理上规定了对人类的保护。

如果没有阿西莫夫,就没有机械伦理学的定义和发展,人们也不会意识到机器会反过来伤害人类。2014年,谷歌实验室推出了商业应用的机器人驾驶员,机器人从此走入民用。2015年,大型工业企业争相发展机器人智能,谷歌实验室从谷歌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安卓机器人公司。2016年,机器人产业一举超越互联网产业,成为市值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其中又以安卓机器人公司为最大,市值一度高达3万亿。由于智能机器人可以自由用于军事,私人军用企业逐渐成为智能机器人的最大客户,黑水公司与安卓机器人合并,成立了新黑水公司。机器人企业与垂暮的互联网企业之间矛盾爆发,并且不可调和,世界战争爆发。2017年,世界经济崩溃,国家体系正式宣告破灭。全世界分崩离析为企业巨无霸掌控的几大地区。智能机器人中国联通掌握大中国区;新黑水掌握原南北美洲和原大洋洲地区;阿拉伯联盟掌握原欧洲地区。


●假如没有阿西莫夫,就没有小说和电影《我,机器人》。

电影《我,机器人》将不存在。

电影《我,机器人》将不存在。

2004年,科幻《我,机器人》公映,列北美年度票房第12,全球票房总计3亿4723万4916美元,主演威尔•史密斯的事业进入第二高峰。

如果没有阿西莫夫,威尔史密斯2004年只有一部电影作品——为动画片《鲨鱼帮》配音,成绩平平。他也没有接拍到《全民情敌》,事业从此走入下坡路,成为N个过气明星之一。2008年,威尔•史密斯与周润发联合主演《黄石的孩子》,该片成为中国年度票房冠军。威尔•史密斯成为首位在中国扎根的好莱坞明星。


●假如没有阿西莫夫,就没有“星际旅行”系列的巨大成功。

《星际旅行:原初》将默默无闻。

《星际旅行:原初》将默默无闻。

上世纪60年代初,阿西莫夫看了电视剧《星际旅行:原初》之后,在电视杂志上撰写了批评该剧科学性较弱的文章。“星际旅行”之父吉恩•罗登贝瑞(Gene Roddenberry)给阿西莫夫写了一封信解释,他说面向公众播出的连续剧,很难保证科学的严谨性。两人通过书信的你来我往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阿西莫夫随后改了口风赞扬《星际旅行:原初》的观赏性。他的美誉,影响了科幻迷对该剧的评价。1979年公映的首部电影《星际旅行》(即《星际迷航》),阿西莫夫也担任了顾问工作(未署名)。当然,精良的摄制班底保证了影片的质量;不过阿西莫夫的顾问角色也并非可有可无,他从科学严谨性和大众传播的角度,给出了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如果没有阿西莫夫的推动,《星际旅行》也许就是一部普通的怪力乱神电视剧,播了三年就告别电视荧幕,更别提那几部影响深远的电影版了。太空歌剧也就没有波及全世界成为主流文化。到了上世纪70年代,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创意,无悬念地被20世纪福克斯拒绝。2007年秋天,CBS电视网播出了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这是一部讲述极客科学家的电视剧,剧中几位主角言谈举止非常怪诞,他们玩电子产品、追看经典科幻影视剧《吸血鬼之王德库拉》。2008年3月,《生活大爆炸》因收视率惨淡被CBS停播。

The End

发布于2012-04-0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阿东莫夫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