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
需用时 01:50
“野兽大师”当年改得苦

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有“野兽派鼻祖”之称,狂野而又艳丽的画风出挑抢眼,色彩上独具一格的造诣更是为评论家们所津津乐道,被认为超越了同时期的所有伟大画家,不过,这地位的确立却显然经过了非常艰苦的磨练,特别是1913年左右在马蒂斯身上出现的剧烈转变,对他后期创作来说至关重要。

芝加哥艺术学院和MOMA纽约现代艺术馆今年联合举办了一个名为“马蒂斯:激进的发明(1913~1917)”的展出,分别于芝加哥和纽约两地与观众见面,集中展现了这位艺术家职业生涯最重要时期的120多幅作品,探讨期间所发生的堪称革命性的技法实验。最值得一提的事实是,包括绘画、雕塑和习作在内,这些实物基本上都经过了X光拍照和红外线反射的重新检测,并结合从作品上取下来的颜料微样本做了技术鉴定。MOMA艺术学院的专家还请到美国西北大学的两位擅于图形分析的计算机专家助阵一起来完成此项目,而他们确也出手不凡,通过对代表作之一《河边浴者》的深入考察,找到了画家对它所做颠覆性修改的证据。

/gkimage/19/23/vy/1923vy.png

马蒂斯早期十分热衷于田园牧歌式人物构图探索,这一点在1905年左右成型的《田园曲》和《欢乐的生活》两幅作品中表现得异常明显,而他于1909年着手、历时4年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河边浴者》一开始也是以粉红、蓝、绿为主,表现出田园诗般的明亮色彩,和过去的风格十分契合,摄影师Eugene Druet的照片也记录下了1913版。但1913年之后,画家却用花大力气对这幅画作进行了修改,虽说保留下原有的四个抽象人物轮廓,却完全摈弃了原来柔和的背景模式,改以暗色调为底的背景,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冷酷和还原主义意味。

据参与研究的Aggelos Katsaggelos和Sotirios Tsaftaris两位教授介绍,他们采用的方法对以往的影像分析技术做了大幅度改进,一共建立了两套算法,通过在画的黑白照片和真实状态之间建立色彩增长模拟,得以确定《河边浴者》当年毫无疑问接受了反复涂改,最终方案是用粉红和绿的混搭调和出了一种斑驳灰色来,方达到我们今天所见之结果。这个过程可说是在将近一百年后向人们揭示了马蒂斯那时候所经历过的焦虑、怀疑和着急,完全不似1930年代游刃有余轻松随意的状态,足见每一位大师从没方向到有方向都必然需要时间的帮助,无可能一蹴而就。

事实上,1935年之后,马蒂斯会和他的助手一起将正在创作进程中的作品用柯达相机拍下来,然后把一系列呈现变化过程的小图排成一排,有时甚至把这种照片也拿去在杂志上刊登和在画廊中展出,和他以前绝不出示未完成作品的作风判若两人。这固然是自信满满才敢做的事,同时,也对过去勤修苦练的自己作出了肯定和怀念吧。

了解更多:

New Technology Visualizes How Matisse Changed “Bathers”

Revealing the True Colors of Masterworks

The End

发布于2010-10-25,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庄小哥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