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
需用时 02:17
赌场里,“差点赢钱”

(文/Jonah Lehrer)我一直觉得拉斯维加斯是观察人类本性的绝佳窗口。一方面说,赌博本身就是极其不理性的行为,输赢机会明显对我们不利。长期来看,玩这些愚蠢的概率游戏一定会让我们输掉好多钱。可另一方面,拉斯维加斯多好玩!往老虎机里塞硬币、看小球在红色数字上跳跃,或者在绿毡桌上扔骰子,都有一种变态的快感。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拉斯维加斯这么好玩?为什么我们会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挥霍在各种随机性上?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在《神经心理药物学》上发表的一篇新文章或许能解释拉斯维加斯的诱惑。他们的解答与“差点命中”,也就是几乎赢钱的情况有关。想想看,老虎机上转出了两个樱桃而不是三个,或者21点里一手牌的总和是22,或者轮盘赌转到了17而不是18。这样输掉总是令人痛心,而同时也极其刺激。实际上,之前的研究表明,对于赌博上瘾者,老虎机上“差点命中”的情况特别令人兴奋,会造成受多巴胺刺激的中脑活动的突然上升。

这篇有关“差点命中”的新文章研究了这种效应的分子机制。科学家设立了一套精巧的设施用来测试大鼠的行为,就像为啮齿类动物设计的赌场。笼子上方有三个灯,有点像老虎机的三个转轮。如果三个灯同时亮起来,大鼠就赢了,它能按动杠杆,得到一小团食物作为奖赏。然而,如果还没赢的时候,也就是三个灯没有同时亮的时候按动杠杆,就会引发时间惩罚,大鼠需要等几分钟,灯才会再亮起来。等待是无比煎熬的。

结果很有趣,不出所料,在获胜状态(三个灯都亮)下大鼠更有可能按动杠杆。然而在只亮两个灯(“差点命中”)时大鼠也倾向于按动杠杆。根据科学家的说法,这表明“差点命中”对我们的奖赏回路有内在的吸引力,会欺骗脑细胞,让它相信我们赢了,哪怕实际上输得一塌糊涂。此外,不同的药物处理也会强烈改变动物的行为。当大鼠摄入了令突触释放多巴胺的药物(例如苯丙胺)或多巴胺受体兴奋剂时,它们就更有可能在一次“差点命中”后期待奖赏,尽管实际上得到的是时间惩罚。这表明,从多巴胺神经元看来,“差点命中”和真正的获胜没有差别。两种情况都能激活奖赏回路,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拉斯维加斯的赌博模式中有许多差点赢钱的状况。对赌场来说,“差点命中”的优点再明显不过了,尽管输了钱,但自我感觉跟赢钱是一样的。最终,赌场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输掉了钱。

为什么哺乳动物的大脑会是这样?也许,我们并不是为拉斯维加斯进化的。其实,“差点命中”能帮我们在需要实际技巧(而不是运气)的活动中保持积极性。比如学习打篮球的时候就是这样。最初投篮时球会满场乱飞,之后我们的技巧会慢慢变好,投篮会越来越接近篮筐,而有时甚至会投进,相当激动人心。因此,“差点命中”的目的就是保持我们的积极性,不断改善技巧。如果只因成功而兴奋,就会很快放弃,大脑需要一个记录进步的机制。

然而,这项有用的细胞功能被概率游戏误导了。玩老虎机根本没有什么技巧,扔骰子也不需要天才。因此,多巴胺神经元就像大脑中的拉拉队员一样,鼓励我们继续玩。唉,能改善的技巧恐怕只有输钱吧。

原文看这里

科技名博微博

博主介绍: Jonah Lehrer是Wired的特约编辑,是《我们如何决定》和《普鲁斯特是神经学家》的作者,同时也是New Yorker, NY Times Magazine和WNYC’s Radiolab的特约撰稿人。

The End

发布于2011-04-05,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Ashie

生态学硕士生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