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
需用时 04:22
东亚种群齐聚盐城,卷羽鹈鹕为何极危?

3月18日,江苏盐城记录到目前已知数量最大的一群卷羽鹈鹕,鸟类摄影家在那里拍摄到72只个体,中国鸟类环志中心的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卷羽鹈鹕东亚种群的全部个体。

图片加载失败在江苏盐城拍摄到的卷羽鹈鹕。图片来自中新网,摄影:孙华金

曾有朋友偶然翻看我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反复浏览几遍书中图版之后,问道:这些鸟怎么看起来都一样啊?诚然,对于很多不观鸟的朋友而言,很多不同的鸟看起来似乎总是大同小异。但我想有一类身体粗壮,有着长而大的嘴,短粗有力的脚,脚趾之间还有宽阔的足蹼相连,体型巨大长相怪异名叫“鹈鹕”的鸟,却是一定不会跟其他鸟类弄混的。鹈鹕分类上隶属鹈形目鹈鹕科(Pelecaniformes:Pelecanidae),世界上共有8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水域,其中白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斑嘴鹈鹕(P. philippensis)和卷羽鹈鹕(P. crispus)目前或曾经见于我国境内。

这三种鹈鹕当中,白鹈鹕主要分布于南欧、非洲和中亚,在我国仅不常见于新疆、青海、甘肃这样的西北地区。斑嘴鹈鹕主要分布于南亚,历史上在我国南方较常见,从古籍当中不乏鹈鹕的记载便可见一斑。而据爱尔兰鸟类学家拉图什(John David Digues La Touche)先生于1931-1934年间陆续出版的《华东鸟类志》(A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Eastern China)记载,当时在长江下游和福建等东南沿海该种仍较为常见。但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极大影响,不足百年以来,斑嘴鹈鹕已经从长江流域以南的我国广大区域内彻底消失。20世纪60年代初在福建闽江口采集到的一号标本,目前看来似乎是该种在华南及华东一带最后的一个确切记录。

图片加载失败
已在我国华东、华南地区彻底绝迹的斑嘴鹈鹕。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卷羽鹈鹕体长1.6至1.8米,体重可达10千克,是体型最大的一种鹈鹕。它曾被视作斑嘴鹈鹕的一个亚种(P. p. crispus),这也给今天人们甄别历史文献当中的记录,了解该种过去的生存状况带来了很多困扰。尽管卷羽鹈鹕分布从东南欧经中亚一直可达中国东部,但在其分布区内已形成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彼此孤立的种群,其中繁殖于蒙古西部的东部种群形势最为危急。据国际水鸟与湿地研究局(International Waterfowl & Wetlands Research Bureau,IWRB)组织的亚洲越冬水鸟调查数据显示,1990年在我国仅记录到45只卷羽鹈鹕,1992年记录到了115只。2001年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估计仅有200只在蒙古繁殖,2006年湿地国际更是将东部种群的数量评估为仅剩50只。2007年蒙古学者估计繁殖于蒙古西部越冬于我国东南部的这一种群数量不到130只,毫无疑问已处于危在旦夕的状况之中!卷羽鹈鹕于20世纪初在新疆罗布泊还曾有过繁殖记录,但随着该湖泊的干涸,这一繁殖种群被认为已经绝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蒙古西部的湿地中也还能见到上百只的大群卷羽鹈鹕。我国多达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过该种的分布记录,在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也曾是较为常见的越冬水鸟,1988年9月一只卷羽鹈鹕甚至降落在天安门广场上!为什么卷羽鹈鹕东部种群现如今会如此稀少呢?

图片加载失败北京动物园内的卷羽鹈鹕。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卷羽鹈鹕东部种群如今全部仅在蒙古西部的湿地中繁殖,当地牧民迷信用鹈鹕嘴做的马刷来清洁马匹能够让它们变得更强壮,跑得更快。2007年当地黑市上一只鹈鹕嘴能换到10匹马和30头羊。经济利益驱使下的盗猎被认为是导致近30年来蒙古卷羽鹈鹕数量迅速下降的重要原因。除了直接的猎杀,人类活动对卷羽鹈鹕栖息地的影响也严重威胁着它们的生存。该种通常只在内陆湿地中被芦苇环绕,具有良好隐蔽条件,陆生食肉动物又难以接近的小岛上筑巢。而当地数量快速增长的牲畜所导致的过度放牧,毁坏了鹈鹕的适宜筑巢地。同时人们不加控制的捕鱼,侵占了鹈鹕的食物资源。20世纪60年代年作为毛皮动物引进的麝鼠(Ondatra zibethica)已在当地成功定居,它们通过大量取食芦苇和到处挖洞,更是雪上加霜地破坏了鹈鹕的繁殖栖息地。而在卷羽鹈鹕从繁殖地向我国东南部越冬地迁徙的路线上需要穿越近1500千米的干旱区域,这一带许多历史上的绿洲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已经消失,使得鹈鹕丧失了不少宝贵的中途停歇地。而在越冬地的情况同样十分不容乐观,东南沿海各省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卷羽鹈鹕在这里的栖息地面临着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带来的极大压力。目前已知的重要越冬地点包括江苏盐城、浙江温州湾、福建闽江口、广东海丰。特别温州湾近年来的记录非常引入注目,2011年12月下旬在此记录到66只卷羽鹈鹕,是近年来国内数量最多的一次。2012年12月底在同一地点再次记录到62只。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当地号称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围海造地工程开始展开,2013年1月1日再次调查该地点卷羽鹈鹕数量时,仅记录到8只。

图片加载失败麝鼠,曾经作为毛皮动物引入,如今却成了卷羽鹈鹕栖息地的破坏者。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一般认为季节性迁徙的物种由于需要依赖两种或多种的生境类型,即使其中的某一种生境遭到破坏,这些物种可能就将无法继续生存。在卷羽鹈鹕繁殖地、中停地和越冬地这些重要节点上发生的种种状况很好地印证了上述概念。人类阴影无处不在的地球上,具有迁徙习性的物种生存更易受到威胁,也更为脆弱。卷羽鹈鹕的濒危等级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评估为易危(VU),东部种群更是被广泛认为已达到极危(CR)。它也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列入附录Ⅰ,对其贸易进行严格管控。在我国卷羽鹈鹕则被列为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蒙古境内的一些重要繁殖地目前已受到较严格的保护。而卷羽鹈鹕在国内的部分越冬地如福建闽江口也已置于保护区范围之中。但若要保护东亚地区这群仅存的卷羽鹈鹕,这些已有的措施还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要了解它们的迁徙路线,以便确定哪些是最为关键的地点,为下一步的保护行动指明方向。由于近年来国内观鸟、拍鸟爱好者数量的增多,迁徙期间对于卷羽鹈鹕的记录也相应增加。3月18日这次在江苏盐城拍摄到的72只卷羽鹈鹕,是目前已知数量最大的一次,也更突显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越冬地对于东部种群的重要性。

只是不知道,以后我们的孩子们,还有机会看到这些白色的大鸟飞翔在东亚的天空中吗?

特别致谢
  ​@不是信天翁 提供了温州湾卷羽鹈鹕观察数据,特此鸣谢!

参考文献

  1. 陈承彦. 2006. 卷羽鹈鹕. 中国鸟类观察,48: 18-19.
  2. 赵正阶. 2001. 中国鸟类志•上卷•非雀形目.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Primack, R. B. 马克平. 2009. 保护生物学简明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Batbayar, M et al. 2007. Conservation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east Asian population of Dalmatian Pelican Pelecanus crispus in western Mongolia. BirdingASIA, 7: 68-74.
  5.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1. Threatened birds of Asia: the BirdLife International Red Data Book. Cambridge, UK: BirdLife International. 54-67.
  6.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2. Pelecanus crispus. In: IUCN 2012.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2.2. <www.iucnredlist.org>. Downloaded on 19 March 2013
  7. Nelson, JB. 2005. Pelicans, Cormorants, and their Relatives. Bird Families of the World Vol.1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8. Shi, H. Q., Cao, L., Barter, M. A. and Liu, N. F. 2008. Status of the East Asian population of the Dalmatian Pelican Pelecanus crispus: the need for urgent conservation action. 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18: 181-193.
The End

发布于2013-03-20,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Robbi

鸟类生态学博士生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