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3
需用时 02:53
抵抗地震、隔离疫情:未来的漂浮城市

我们在前一段解读了科幻中的常客:巨构建筑,但塔式大楼不一定是未来城市的唯一出路,在把居住地向高空延伸的同时,向海洋扩展也是一个可能性极高的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建造巨大的漂浮城市,它能解决现代文明存在的诸多难题。

 

漂浮城市:解决空间紧张问题,保护生态,抵御灾难

地球人口不断增长及其导致的城市和聚居地扩张,所产生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土地价值飙升。我所谈论的不仅是货币价值,还有其作为自然资源存在的内在价值。在未来,找到可以建筑房屋的土地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在人口继续飞速增长的情况下。不过地球表面还有很多地区(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亚和堪察加半岛、南极洲以及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沙漠),由于其自身的原因,人类还没进行开发,土地肥沃、温度适宜的地方却恰恰相反。农业和食品生产将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地球生态系统已经异常脆弱,以致于人们不得不在把每一块土地变成混凝土丛林之前先考虑一下,这种行为对“地球飞船”的可持续性有多大的影响。

既然我们需要珍贵的土地来进行工农业生产、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保护自然资源,那么,我们该到哪儿去修建家园呢?其实,现代人对于高楼大厦的喜好却为这个问题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可是不是所有结果都符合我们的预期。塔式大楼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既然天空是我们扩张居住空间的一个方向,那我们也可以向海洋进军,通过构建巨大的漂浮城市来达到这个目标。

尽管这个想法起初也许会让你觉得有些不切实际,但是比起空中城市、水下城市、殖民月球和排干地中海这些科幻点子,建漂浮城市还是相当靠谱的。其实,漂浮城市设计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利用浮力原理保证城市漂浮起来。这些城市还具有额外的优点:潜在的移动能力、较强的抗震能力(但仍然无法抵御海啸)、易于隔离以便抵御流行疫情(或僵尸攻击)、便于获取水下资源(比如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在潮汐区跟河口——进行水力发电的能力。当然,建造漂浮城市的缺点也有很多,包括后勤与补给问题和城内交通问题,但是把我们的城市建在海中肯定会帮助我们释放出更多的土地,从而满足我们至关重要的生态和农业需求。

漂浮城市建造起来相对不复杂,并且具有诸多优点。

 

移动城市

漂浮城市所呈现的最不可思议的可能性之一,便是它们也许能够在海洋中四处移动。尽管这样的城市听起来更像是一艘无比巨大的巡洋舰,为了娱乐住户而巡游世界,但是它可能还有一种更加实际的用途。在1964年,英国建筑师朗•赫伦提出建造具有智慧的大型可移动机器人建筑结构,它们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移动,到达需要它们自身资源和制造能力的地方。他把这种建筑结构称为“行走城市”。不同的行走城市可以根据需要,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行走都会” 。 行走都会亦可根据需要进行解体。尽管可移动的大规模自动化海上工厂有点儿遥不可及,但是专注于特定产业或服务并根据需要移动到(于)某些地点以实现自身功能的漂浮城市却不难设计,这有些类似于现在的某些石油钻探平台。

当然,这不是说,漂浮城市不能只为满足其居民的需求而存在。事实上,九十年代末期,人们已经见识到这个想法以“自由舰”的形式初现端倪,自由舰的概念来源于可容纳50000人进行奢华航行的舰船,它庞大得拥有自己的国际机场,即它的顶层甲板。只需在挂靠港停留几次,自由舰便可完成环球航行。

漂浮城市概念一例,可容纳50000人进行奢华航行的舰船“自由舰”。

 

“百合花瓣”

另一种漂浮城市概念的现实例证是文森特•考伯特设计的“百合花瓣” 。这种完全自给自足的漂浮城市设计方案旨在为未来气候灾变的难民提供庇护。“百合花瓣”这个惊人的设计杰出之处还体现在贯彻始终的环境可持续性。除了可供50000人生活于此(利用太阳风和潮汐力产生能量,在城中种植新鲜农产品),这座城市能够通过产生氧气和减少二氧化碳来有效改善地球大气。

漂浮城市概念一例,“百合花瓣”,旨在为未来气候灾变的难民提供庇护。

 

(译自scifiideas.com,译者:Onion)
 

The End

发布于2013-04-20,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cocoon

科幻译者,电力机车变流技术工程师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