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
需用时 03:11
张三丰手印?肉食龙脚印!

2014年5月6日,我们团队发表了一篇恐龙足迹学的论文,撰文系统描述了安徽省道教名山齐云山,以及周边区域的恐龙足迹群,这些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足迹揭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对研究华东恐龙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化石的研究者包括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者张建平教授、余心起教授和我,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的马丁·洛克利教授,以及来自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李建军研究员等。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的《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杂志上。

齐云山又称白岳,是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位于徽州盆地,黄山脚下,屯溪西33公里,皖赣铁路在齐云山脚经过,因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虽说齐云山现在并非华东地区的旅游热门地点,但在古代,它可是一代名山,乾隆皇帝曾盛赞道“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为此地的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送上了极高的荣誉。而且,道教名人张三丰在此也有一段佳话,据称他云游到齐云山就不舍得走了,一住数十年直到羽化成仙。

这可能是我们科考10余年来,距离名胜最近的一次,在旅游区里考察,自然比茫茫戈壁或蛮荒恶地来得舒服。而且由于从小就爱看张三丰的故事,这个化石点工作起来力量颇为澎湃。

作为道教圣地,齐云山的道教始于唐代乾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恐龙足迹化石主要位于一处叫做小壶天的景点。小壶天是明代修建的一个石坊,石坊的石门呈葫芦形,里面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侧是悬崖,传说这里是道士飞天成仙的地方。大约60个大大小小的恐龙足迹保存于石窟的顶面。

齐云山小壶天——这次发现恐龙足迹化石地方。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石窟,潮湿,是各种昆虫和蜥蜴的乐园,而且还充满了香火的味道,头顶的恐龙足迹触手可及。此前修炼的道士在足迹旁边的岩壁上凿出了通透的孔,用于悬挂物品。石窟最深处供养了道士像,神像头顶已经被香火熏黑,可见该洞的历史由来已久。

足迹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学者知晓并报道,此后又有有几批学者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形成最终的报告,此次我们聚合了各方面的学者,耗时2年多,终于完成了这次研究。中国的恐龙足迹材料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正在逐一的被详细描述,这对以后的横向对比和进一步讨论是很有利的。

这批恐龙足迹都是由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所留,兽脚类是恐龙家族中的掠食者,它们繁荣了大约1.6亿年的时间,演化出极多的种类,包括体长如鸽子大的物种到迄今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霸王龙。有趣的是,这其中包括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兽脚类足迹,这表明齐云山地区的有过多种不同类型的兽脚类恐龙造迹者。这种丰富的组合并不多见,一个化石点的肉食恐龙足迹一般在1到2种左右。

其中一类足迹非常特殊,有着壮硕的趾头,以及较短的单步,属于新的足迹形态,我们将其命名为张三丰副强壮足迹(Paracorpulentapus zhangsanfengi),其属名指出其形态特征,而种名则纪念张三丰,我为古生物与道家找了一个有趣的结合点。从足迹形态判断,这种足迹的主人是一种小型的、具有强壮足部的肉食龙。

张三丰副强壮龙的足迹。

从中国的脊椎动物群组合来看,晚白垩世的恐龙动物群以植食性的鸭嘴龙类–巨龙类组合为代表,其中兽脚类的化石较为稀少,中国东部的发现几乎为空白。安徽山齐云山地区多样化的兽脚类足迹组合的发现则表明,该地区有丰富的中小型兽脚类恐龙动物群,在持续数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时空里,中小型的兽脚类恐龙持续繁荣。这些中小型兽脚类与植食性的肿头龙类、蜥脚类恐龙一道,组成一个新的动物组合,大大丰富了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的古脊椎动物群。这也是恐龙足迹学研究的一大意义之一,能快速、有效的复原出恐龙化石稀少地区的动物群样貌。

更有趣的是,由于这些足迹大小与人的手掌相仿,被一些当地百姓认为是张三丰或其他道士练功时留下的手印。最初考察的时候,我们在洞口还遇到过道士。道士对信徒很是客气,对我们则没有那么友好。他们不仅认为我们的科考是大不敬,还坚信这些足迹就是人手印,比如能看到指甲的痕迹,五个指头特别清楚。

一个酷似掌印的恐龙足迹。

其实,从足迹学上看,兽脚类足迹一般为三趾,但是有个别脚印重叠在一起,让人产生了五指掌印的错觉,因此才有了这样的误会。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了西藏昌都,当地的蜥脚类恐龙足迹被民众误认为是格萨尔王的大脚印,这些例子都很可能表明,部分恐龙足迹参与了中国民间传说的形成,这也是我们研究恐龙足迹时另一个意外的收获。

The End

发布于2014-05-1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邢立达

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