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1
需用时 07:46
测量情绪的正确姿势——真正的心理学家是怎么做的?

李开复先生发表的一条长微博又上了热门微博排行榜。之所以用“又”,是因为他两年前就发过一条内容一模一样的微博,当时被转发了几万次。作为一位拥有博士头衔的学者型公众人物,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布这种既未经科学界认可、恐怕也没经自己大脑批判过的伪科学内容,其对整个社会造成的“负能量”恐怕远比此微博想要传递的“正能量”大得多。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专业人士一眼就能看出这条微博是伪科学:这位“著名心理学家”的大名不曾在心理学界听闻过,给情绪划“能量等级”也根本就不是什么正规路数。那么,上述两个判断是如何得出来的呢?真要研究情绪,又从何着手呢?

“著名心理学家”,其实只是野鸡PhD而已 

大卫•霍金斯(David R. Hawkins)何许人也?通过谷歌搜索几乎找不到第三方提供的对他的介绍,2012年去世时,既不见媒体报道也不见学术期刊上登出的讣告,这样的人能有多著名呢?综合搜索到的各种信息可知,他的主要身份是一名精神科医生,早年也做过一些正经的学术研究,后来却追随两次诺奖得主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搞起了伪科学——“正向分子精神病学”。他晚年在没有资质的函授大学——哥伦比亚太平洋大学(后被勒令关闭)——拿了个PhD,同年出版了一本名为《能与力》(Power vs. Force)的畅销书,也就是前述长微博内容的出处。请注意,这只是一本畅销书,没有经过任何同行评议或学界认可就出版的读物。但凡正经的科学工作者,都会首选把自己的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

“能量等级”,岂能如此儿戏 

再看他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来给情绪划定能量等级。根据书中的介绍1,简单点说,就是让受试者站立并伸出左手与地面平行,然后让另一名测试者用手来按压受试者左手的腕部,而受试者需要抵抗这个压力。根据作者的说法,如果受试者此时心里想着亚伯罕姆•林肯,那么他的肌肉抵抗力就很强;如果心里想的是阿道夫•希特勒,抵抗力就很弱。

那想到动画片Rick&Morty中的林肯-希特勒结合体,亚伯拉道夫•林特勒(Abradolf Lincler)时会发生什么呢……图片来源:imgur

这一逻辑已经思路清奇了,接下来的做法更神。测试者问:“(在1到1000的量表上)如果‘活着’的能量是1,那么‘爱’的能量是超过200吗?”如果受试者的抵抗力增强,表示他同意这个说法,然后测试者继续提问“超过300/400/500……”,直到受试者的抵抗力减弱,这时测试者再把这个数值往回调,并继续提问,最后得到一个确切的值(也即受试者的抵抗力既不增强也不减弱的临界值)。据说通过长达20年、数千名受试者、上百万次的测试之后,最终得到了长微博里那些介于1到1000之间的能量等级。

对于这种纯属无稽之谈的伪科学研究,实在槽点多到无处下口,这里只说一点:作者所采用的测定能量数值的方法源自心理学中经典的心理物理法,比如我们体检时测视力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方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方法超出了适用范围:没有证据表明肌肉的力度与你心里想到的种种事物呈现出有规律的对应关系,而且这种对应关系还要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一致性。打个比方,尺子显然不适用于测量体重,除非下述条件成立:全体人类的体重和其身高存在明确一致的换算关系。而这个条件显然不成立,胖子可以和瘦子一样高。

更不要说,每个人的意识状态都是高度主观的,受到先天基因与后天环境的交互影响,怎么可能都喜欢林肯而讨厌希特勒?如果作者真的在百万次的测试中能持续得到如此精确稳定的结果,这么给一向被视作“软科学”的心理学争脸的研究早就应该写进各大心理学导论教科书啊。要么,数据是伪造的,甚至压根不存在,要么,参加测试的人在受到了明显的心理暗示之后,“表演”出了实验者期望得到的结果。 

所以到底应该怎么研究情绪?

情绪是如此日常的话题,关于情绪的讨论引人关注当然合情合理。可惜,它又是如此主观、难以捉摸,因此虽然有心理学家们前仆后继的不懈努力,其进展依然相对缓慢。换言之,我们还远没有完全理解情绪是什么,更难以用简明的语言去描述。难怪有学者笑言:“在情绪领域唯一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没有人对情绪的定义达成过共识。”而恰因此,反倒是各种非学术、不科学的情绪话题漫天飞。比如很多人挂在嘴边的“情商”,看上去似乎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情商,但心理学界对此并无共识,也非情绪研究的主流。

本文无意更无力在有限的篇幅里概述心理学在情绪研究的诸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及这些进展与大众实际渴求之间的落差。但是针对前述长微博中那种测量情绪的无厘头做法,本文可以展示的是,心理学家是如何测量情绪并开展相关研究的。

作为“类别”的情绪

与心理学的很多研究主题一样,情绪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心理学的初创期。1872年,达尔文的名著《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出版,开创了对情绪进行科学研究的先河。在这本书里,达尔文提出,既然情绪是自然选择的产物,那么它必然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类应该共享若干常见的表情。

他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呢?做法很简单,他把多种人类表情(比如快乐、恐惧、愤怒)的照片拿给周围的英国人看,问他们认为照片上的表情是什么,如果对于同一张照片,所有人的回答都指向同一种表情,这就证明了情绪在不同人之间具有一致性。

接着,他针对上述假设提出了若干个问题,发给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传教士和外交官,让他们根据对当地人表情的观察进行回答。得到的答案印证了他的假设。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他用照片直接向人提问的方法是非常高明的,而间接询问法倒是存在很多漏洞。

几十年后,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规范了最早由达尔文发明的这种照片提问的方法,并跑到世界各地将其用于跨文化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以某些人类学家为代表,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情绪是文化的产物这一观点,认为不同的文化会产出不同的情绪。为了排除西方文化影响下造成的其他国家人民对表情理解趋同这一可能性,艾克曼还专门选择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一个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开展研究。

用于实验的材料示例,图中7种表情依次为愤怒、轻视、厌恶、惊讶、悲伤、快乐和恐惧,其中第二幅照片是艾克曼本人。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一系列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不论性别、种族或文化,所有人类对7种面部表情——快乐、恐惧、厌恶、轻视、愤怒、惊讶和悲伤——的有意识知觉,具有相同的理解,这7种表情也被称作“基本情绪”。你或许已经想到了美剧《千谎百计》(Lie to Me)的主角莱特曼博士,对,就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 

尽管作为一种情绪理论,围绕它的争议仍然持续着。但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艾克曼设计的这套研究方法还是研究材料,都在学术界以及商业界得到了广泛运用。比如,正是通过给一位罕见的因病导致双侧杏仁核损毁的患者呈现上述表情图片,科学家才首次发现了杏仁核在人类识别恐惧表情中的作用2。这些表情图片还可以作为一些神经和精神疾病(比如自闭症)的诊断指标或辅助手段。此外,艾克曼还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用于识别人类“微表情”的技术——面部运动编码系统。皮克斯动画里的人物或拟人表情之所以能够栩栩如生,这项技术功不可没。

作为“维度”的情绪

有别于达尔文认为情绪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代的“心理学之父”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对情绪持有另一种观点,他把情绪视作在两个维度上连续分布的对象(他还提出了第三个维度,但现在不常用)。其中一个维度后来称为“效价”(valence),另一个维度称为“唤起” (arousal)。我承认这两个中文译名听起来都非常别扭,简单来说,前者表示你现在感受到的积极/消极程度,从非常不快乐到非常快乐的一个连续分布;后者表示你现在冷静/兴奋的程度,从非常平静到非常激动的一个连续分布。

这样说起来仍然觉得很抽象,不直观。事实上,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心理学正是采用形象的图片来评定情绪的3。比方说,让你在看完一部电影之后,评定自己的情绪,你会看到如下两幅图: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图表示的是“效价”的连续分布,其中每个卡通小人从皱眉瘪嘴的脸依次过渡到扬眉翘嘴的脸。下图表示的是“唤起”的连续分布,从心脏位置出现的震动和爆炸的程度代表你的“心情”。你需要依次选择一个小人来反映你现在的情绪。

这种评定方法在消费者心理学研究中运用得尤其广泛。你在看过一件产品的外包装、一支广告之后的感受,会直接影响到你是否会选择这件产品。试想,如果某汉堡连锁企业推出了一款麻辣牛肉汉堡,可是你在看过这款汉堡的广告之后,居然“心情”没有燃起来,那么这款汉堡一定不会热销。

变形记:两种理论的融合

心理学史上有很多相互竞争的理论争到最后发现,两种理论都有其正确和谬误的两面,而真理虽然不会正好站在两种理论的中点上,但至少会同时包含两种理论中的正确成分。那么,关于情绪的类别论和维度论之争或许不会是例外。

试图解决这一争论的研究非常之多,本文只简单讲述其中最贴题的那一个。发表于2013年的这项研究4,以艾克曼的实验材料为基础,采用变形技术(morphing),将同一张面孔做到从100%恐惧到100%快乐的连续“效价”分布,又从100%厌恶到100%愤怒构成连续“唤起”分布。如下图所示,位于中间那张50%恐惧加50%快乐的面孔,你说他到底是想哭还是想笑?

 上图为衡量积极/消极程度的“效价”分布,下图为衡量冷静/兴奋程度的“唤起”分布。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而以人类被试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的结果则表明,大脑中有些区域是用于处理表情的类别信息,而另外一些区域是用于处理表情的维度信息。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表情的识别,是有着两套系统共同进行处理的。当然,鉴于目前的情绪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出现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实验,上述争论必然会一直持续。

尾声:回到身体

从前面对维度论中卡通小人的描述,你大概会注意到,对情绪的测量涉及到身体感受。确实如此,无论我们对情绪作出怎样严格的界定并将其与若干术语(比如感受、情感)进行区分,但从一般意义上讲,情绪就是一种既包括身体上的变化也包括脑中的变化综合而成的反应与感受。

这也就回到了一开始提到的伪科学研究,研究者把肌肉力度与情绪扯上关系,本身倒不完全是脑洞大开,只是他在全然没有证明肌肉与情绪存在何种关系的情况下,跑向了一条通往伪科学的不归路。那么,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5

这项研究让受试者在接受刺激后,体验某种情绪的身体反应,并在人体模型中标示出身体发生变化的区域。结果表明,人在感受到不同情绪(类别)时,身体的不同部位在激活/抑制的程度(维度)上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又一次地,我们看到了前面提到过的跨文化普遍性与多样性之争、类别论与维度论之争同时反映在了一个研究之中。

而这项研究也正好从实证的角度驳斥了长微博的研究内容——要按大卫•霍金斯的那套情绪能量等级,那快乐和有爱时手臂肌肉力度该增强,而骄傲和愤怒时力度该减弱;事实却并非如此,无论是人感到骄傲、愤怒、快乐以及爱,上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激活。“扶正压邪”的说法听着确实挺动人的,可是很抱歉,真理从来不会站在“想当然”这一边。(编辑:Ent)

题图来源:https://my.vanderbilt.edu/themindfulphd/2013/10/playing-with-others/

参考资料:

  1. http://www.lifecoachtraining.com/documents/other/DHawkins-PvF-Full.pdf
  2. http://dx.doi.org/10.1038/372669a0
  3. http://dx.doi.org/10.1016/0005-7916(94)90063-9
  4. http://dx.doi.org/10.3389/fnhum.2013.00551
  5. http://dx.doi.org/10.1073/pnas.1321664111
The End

发布于2016-01-1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咱说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