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侠是DC漫画中、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超级英雄。在漫画和电影作品中,她与阿佛洛狄忒一样美丽、与雅典娜一样智慧、与赫尔墨斯一样敏捷、与赫拉克勒斯一样强壮的战士公主。但与其他英雄不同的是,她还拥有一条使人吐露真相的真言套索。
真言套索是美神阿芙洛狄特赠予神奇女侠的礼物。图片来源:jildeway.blogspot.com
真言套索的设定往往被归功于神奇女侠的创作者: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马斯顿(William Moulton Marston)。在流行文化中,
真言套索是测谎仪之父的赠予?
如果你谷歌/百度威廉·马斯顿,哥和娘都会告诉你,他是“测谎仪之父”。这也不难想象为什么他创造的神奇女侠会拿一个手持测谎仪了。
但实际上,他才不是测谎仪的亲爹呢。早在1870年,意大利心理学家默索(Angelo Mosso)就发现人们在撒谎的时候心跳和脉搏会产生变化,可以用来侦讯犯人,他的学生帮他做出了最初的实验仪器。1906年,另一位心理学家麦肯锡(James MacKenzie)把他测量脉搏的仪器命名为"Polygraph"(现代测谎仪的名称),也发表过关于测谎仪的论文。
威廉·马斯顿,不知道他是不是受前人的发明所启发,还是英雄所见略同1,他在哈佛大学做本科论文的时候,就开始鼓捣自己的测谎仪,用的量度是血压——你能控制呼吸、努力平复心跳,但血压的变化没法逃(顺便一说,降压药1958年才发明),这方面他倒是第一人。
威廉·马斯顿(最右)在使用以血压变化为原理的测谎仪。图片来源:flavinscorner.com
他在警局四处活动,推广他的测谎仪,还试图说服有关部门用它来审讯德国间谍和儿童绑架犯,但都没人care。1920年,伯克利警局的拉尔森(John Larson)警官改良了马斯顿的仪器,第一次用在刑讯上,还递呈到法庭上希望作为证据。但是很悲凉的是,法庭不承认——而且到现在一直一直都没有承认。说到底,这仪器还是只能间接测量撒谎的表征,这些表征和谎言充其量只是相关,发发论文可以,当法庭证据还是太弱了,也容易被针对性的方式反制2。
话说回来,马斯顿其实还算得上是一个学者。在哈佛大学拿到了法学博士和心理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去美国大学和塔夫茨大学任教。他研究的领域,除了血压、测谎仪以外,还有人的情绪、思维和感知,以及心理中的“支配”和“服从”(Submission and Domination)。
不过,除了学术研究,他还热衷于向大众传播“心理学”这个能够用神奇的科学解释人们变幻无常情绪的新兴理论。
1928年,他出了一本流传于世的书——《正常人的情绪》(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他认为在积极和消极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个体行为会展现出四种特性:支配力、影响力、稳定性和服从性,被称为DISC理论。
DISC模型是Dominance, Influence, Steadiness和Compliance的缩写。图片来源:disc4success.com
说到这儿,可能有些搞管理学的忽悠们(大雾)觉得有点眼熟是不是……实际上,这本书是建立在他的学术理论之上的,但由于看起来实在太好用,人们热衷于各种诠释,以致后来变成了科学味鸡汤、科学味鸡血,以及科学味成功秘籍。
平心而论,那时候心理学很多领域处在草创期,自身研究范式还没有完全成熟,今天看来属于胡乱延伸诠释的东西,那时并没有如此夸张。因此马斯顿再接再厉,又先后写了好几本大众向的科普书,来感受一下书名:
《前进!充满勇气地面对生活》(March on! Facing life with courage)
《努力生活》(Try living)
《你可以变得受欢迎》(You can be popular)
然后,他还给各种杂志写专栏,比如著名的《Esquire》(内地版为《时尚先生》)和《Family Circle》(《家庭圈》)——这是一本主妇杂志,基本内容就是教主妇们怎么料理家务外加哄老公的。另外,他还是第一批所谓“心理咨询师”(Psychology Consultant),提供私人和企业服务。
马斯顿知足了吗?没有,他马上要进军漫画了。
初代神奇女侠:争议十足的设定
由于马斯顿实在太活跃了,处处都有他,流行文化他也不忘掺一脚。他和All-American Publications(DC Comics的前身之一,出版了原子侠、绿灯侠、闪电侠等人物形象)的主席查尔斯·盖恩斯(Charles Gaines)很熟,一次,他俩聊到了女性和漫画,马斯顿于是向查尔斯说了自己长久以来希望创造一个女性超级英雄形象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各自贡献了名字的一部分作为笔名查尔斯·莫顿(Charles Moulton),开始创作神奇女侠的故事。
1942年,神奇女侠第一次出现在漫画杂志封面上。 图片来源:media.comicbook.com
为什么是女英雄呢?话又说到马斯顿的研究上,不管是心理研究,还是大众读物,马斯顿都特别热衷谈论性别的话题,也不止一次把他“支配与服从”的概念放在男女关系上。马斯顿对于女性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女性特质长期以来被看做是软弱的、依赖的,而马斯顿则提出,女性的柔顺、温和、吸引力、诚实与和平也有自己的力量。服从没什么不好,甚至有时候也是必要的;女性也不一定需要服从,而是需要适时主动充分利用自己的女性特质,驾驭男女之间的关系。
这种对支配服从关系的毫不忌讳,令马斯顿创造出了颇具争议的神奇女侠初代形象。按照一条名为“阿芙洛狄特之律”的设定:她如果被男性锁住,就会失去神奇的力量。在这个设定指导下,初代神奇女侠漫画有不少捆绑和监禁之类的元素,放在今天,肯定会(也确实常常)被喷成渣。后来的漫画作者都知趣地弱化了这个侧面,早期与之相关的一些重要反派后来也不再出场了。
早期神奇女侠漫画中的阿芙洛狄特之律(Aphrodite's Law)。图片来源:superdickery.com
每位女性都有神性
但在争议十足的设定之外,马斯顿的神奇女侠也是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之女、战士们的公主,为追求正义而来到我们的世界(在新52设定中,神奇女侠的生父更是变成了主神宙斯,使她成为了女半神)。马斯顿想让神奇女侠作为自信、美丽、博爱的象征。他对女侠身世背景的塑造,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这样的设计也许代表了每位女性都有神性。
随着DC漫画宇宙的扩张,各位超级英雄组成了正义联盟,而神奇女侠也和超人、蝙蝠侠一起,成为了联盟的创始人及领袖,三巨头之一。《蝙蝠侠大战超人》中的神奇女侠,由以色列美女盖尔·加朵扮演。这位曾经在选美比赛中被选为以色列小姐的长腿美眉,外表虽然优雅性感,但人不可貌相。她不但参过军,精通各种枪械和格斗,也是摩托飞车爱好者。她在扮演神奇女侠之前的成名作是《速度与激情》系列,在速激电影中,所有的打斗特效她都是独立完成的。她本人就是女性力量的一种体现。
而在几年前,神奇女侠的选角刚刚确定时,有许多不满的声音,认为盖尔·加朵的身材(主要是胸围)与漫画中的女侠不符。盖尔因此为电影特意做了长期的体能训练,掌握了各种武术,并增肌15公斤,这对女性演员来说实属不易。即使这样,在电影上映后,也仍然有人嘲笑女侠的胸还没有超人和蝙蝠侠两人大。但那又如何,神奇女侠是这部电影中最出彩的角色。在片尾大战,她被怪物毁灭日打飞,甩甩头发邪魅一笑继续迎战,这个镜头简直全片最燃,而这也是盖尔在表演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即兴发挥的。未来,如果DC的电影宇宙能继续拓展下去,希望她所扮演的神奇女侠能够继续成为女性力量的代表,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女性。(编辑:Stellasun)
神奇女侠的个人电影将在2017年登上大银幕。图片来源:giphy.com
注1:1910-2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界正处于行为心理学向实验心理学转型的年代,心理学家纷纷使用测量工具,从生理角度研究心理活动。
注2:关于测谎仪的有效性一直有比较大的争议,更多信息请参见《测谎结论可以作为法庭证据吗?》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