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4
需用时 06:04
参加减肥真人秀的选手,后来怎样了?

美国NBC电视台有档真人秀,叫《超级减肥王》“The Biggest Loser”,自2004年来已经播出了17季,高峰时有1000万美国人收看这个节目。

参赛选手的身高体重指数(BMI)大多超过40,属于严重肥胖人士。他们要在30周里,靠节食和运动尽可能地减重。减掉最大比例体重的冠军,可获得25万美元奖金。

变瘦还有钱赚,自然人人尽力。冠军一般会至少减掉45%的体重,最夸张的15季冠军蕾切尔 ·弗雷德里克森(Rachel Frederickson)甚至减掉了59.6%的体重,直接把自己的BMI从“肥胖”变成了“过轻”。


第15季冠军蕾切尔·弗雷德里克森,赛前BMI指数为44.6,赛末BMI指数为18.0。图片来源:mujeres.elsalvador.com

选手们创造“奇迹”的同时,对这个节目的质疑也渐起。许多批评说,这样的急速减肥很可能危害健康,减肥效果不会持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研究界也注意到了这个节目,用 "the biggest loser"为关键词在pubmed上搜索,可以找出22篇论文。
其中最新的一篇,是美国糖尿病、消化与肾脏疾病研究所凯文·霍尔(Kevin Hall)的团队在《肥胖》(Obesity)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他们取得了2009年第8季14名选手的许可,追踪研究他们6年,得出了令人伤心的结论——这些选手千辛万苦减下的肉,绝大部分又长了回来。

6年后,14人里只有1个人成功保住了减肥成果,其他人全部复胖,六年中平均反弹七成,有些人甚至比参赛前更胖。

最惨的是,掉下去的体重反弹了,掉下去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却没反弹。这些人每天基本得少吃一顿饭,才能阻止自己继续发胖。

研究者凯文·霍尔说,“我震惊极了。”

掉下去的“静止代谢率”是啥?

静止代谢率(RMR)又叫基础代谢率,指身体为了维持生命所必须耗费的能量,受年龄与性别影响。男的、年轻的,静止代谢率一般更高。骨骼肌是耗能大户,因此肌肉多的,静止代谢率也更高。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你每天身体烧掉的绝大多数热量,不在于那些有意识的运动上,而在于无意识的消耗。“保持呼吸,不要死掉”,是件很耗能的事。哪怕你懒到不肯思考,宅到足不出户,每天躺在床上吃三顿外卖——你的身体也会每天用掉一大堆能量。你要维持呼吸心跳体温,要内分泌,要分解合成,要排泄循环,要保证神经元和骨骼肌能正常运作……普通成人的静止代谢差不多每天1200-1500千卡,会占掉全部耗能的60-80%。你的所有其他活动,奔跑蹦跳说笑闹,还有为了消化食物而花费的能量——加起来也只不过占了全部耗能的20-40%。

人体的调节适应功能很强大。在代谢问题上,我们也同样具备“代谢适应”(metabolic adaptation)。要知道,食物多到可以吃胖,是近代农业革命后才有的事情。此前的人类大多过着靠天吃饭、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要不是静止代谢率能屈能伸,人类哪能捱过多次饥馑?

所以说,你在忍饥挨饿时,静止代谢率当然会下降,科学家对此早有预料。他们惊讶的是,体重回来后,代谢率没回来!代谢率下降后是一条L型曲线——他们本来期望看到U型复苏之类。选手们的身体自从经历过快速减肥那段“饥荒灾难”后,似乎就一直“心有余悸”,拒绝从“节约模式”调回“普通模式”。

复胖原因一:新陈代谢低

据测算,选手们的静止代谢率比自己从前平均低了704千卡/天,也就是说,他们每天得比从前少吃12两米饭,才能“维持现在的体重”。

即使算上他们身体和年龄的变化——毕竟大了六岁,代谢率正常情况下也会下降——选手们也比其他同岁的人少消耗500千卡,也就是说,得比别人少吃8.6两米饭。只要跟其他人吃得一样,就会迅速发胖。

尽管选手们的意志想瘦,他们的身体却在尽一切可能,将体重拉回此前的“设定点”。


左图:选手的体重变化折线图。右:选手的新陈代谢变化折线图。图片来源:nytimes.com

折线图中那条红线是丹尼 ·卡希尔(Danny Cahill),第8季的冠军,在比赛中从195千克减到了87千克。如今,他133千克。研究显示,比起那些和他体重相仿但从未减肥的人,他现在每天少消耗800千卡。


丹尼 ·卡希尔赛前的样子(左上),赛末的样子(右上),和现在的样子(下图)。图片来源:nytimes.com

黄线是一个保持体重的“成功例子”,但这是减肥手术的胜利。鲁迪·保尔斯(Rudy Pauls),他在赛后一度反弹了70千克——然后他做了缩胃手术。现在,他重126千克,每天少消耗516千卡。

鲁迪·保尔斯赛前重200千克(左),赛末重106千克(右)。图片来源:nytimes.com

就连唯一真正保持了减肥成果的人,其静止代谢率也同样大幅下降。爱琳· 埃格伯特 (Erinn Egbert)是折线图中的那条蓝线,她从119千克减到了80千克,如今体重保持在70千克左右。然而,她每天少消耗552千卡。

这些参加《超级减肥王》的选手们,在赛前虽然肥胖,但静止代谢率还都中规中矩,符合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肌肉。

但这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比赛,让他们“脱胎换骨”,换的除了体内的脂肪细胞大小,还包括整个身体的静止代谢率,以及内分泌的激素水平。

复胖原因二:激素水平乱

赛后,选手们发现,自己总是陷入“长久饥饿-极度渴望-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

数据显示,这可能源于他们体内的瘦素(leptin)暴跌。

瘦素,是脂肪细胞合成,送入血液循环中的信号,送给大脑用来分辨自己“够胖未”的分子。一般来说,脂肪少,瘦素少,大脑就会让我们食欲好。脂肪多,瘦素多,大脑就会让我们少吃点东西,多氧化些脂肪酸。然而,有些人虽然脂肪多瘦素也多,但大脑却对多多的瘦素无动于衷,这就叫“瘦素抵抗”。

在赛前,这些选手原本拥有正常水平的瘦素,然而,在比赛开始后,由于体脂含量剧减,瘦素水平就一路下跌,赛末时甚至跌到只有赛前的6%。

赛后,他们不再那么极端节食,瘦素水平也缓慢回升,但只恢复到了赛前的67%。

这意味着他们少有饱足感,他们一直处在饥饿中。同时,他们还会比一般人更渴望高油高糖的垃圾食品——这些食品对身体健康不好,却能激活大脑的奖赏中心。

感觉再也不会瘦了,怎么办?

都说假如一个东西长得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走起路来像鸭子——那肯定就是只鸭子。

然而,那些急速“成功”减肥的人,看上去像瘦子,穿起衣服像瘦子,走起路来像瘦子——但偏偏不是真正的瘦子。他们的代谢,不是那些从未减肥过的瘦子的代谢。比起那些同样体重的瘦子,这些“前胖子”每天都要少消耗许多能量。他们的激素,不是那些从未减肥过的瘦子的激素,这些“前胖子”要忍耐更多的饥饿折磨。

一日为胖子,终身为胖子,迅速瘦下来,还是“瘦胖子”。

鞠一把热泪。

而这个研究,也澄清了许多人们对于肥胖存在的认识误区 ——

误区一: “胖子都是太懒太馋才会变胖的。 ”

看看《超级减肥王》选手的成绩 ——30周里平均减下58千克,他们的意志力远超常人!

然而,肥胖是种受生理因素影响的慢性疾病。而疾病,不是光靠意志力可以解决的问题。

当整个身体的代谢都趋于缓慢,几乎没有办法抵抗身体想要 “恢复体重” 的力量。

巴吞鲁日彭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唐娜·瑞安(Donna Ryan)说:“这个研究再度说明,身体和生理是怎样决定了我们的体重,意志力能起到的作用真的不多。”

误区二: “小时候胖没关系,长大就会自然瘦了,实在不行再减肥。 ”

减肥而成的瘦子,和从未胖过的瘦子,不是同一种生物。(手动再见)

然而,许多家长都生怕自己的孩子挨饿,却不知肥胖会给自己的孩子未来带来多少健康隐患。在中国,6岁以下的孩子有19.8%超重,7.2%肥胖。

家长们,住手吧,别再把“疾病”当“福气”,别把自己孩子活生生给喂“病”了。

误区三:“讽刺你胖,是为了帮你减肥。 ”

但讽刺只会起反作用。

这个实验结果出来后,许多复胖的选手,终于卸下了压在心头的羞耻感。

原来不是“我”有问题,而是我的代谢和激素出了问题。

许多研究都显示,超重者越是感觉被羞辱、被歧视,就越是容易发胖。原因可能是这些嘲讽增加了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引起生理变化(比如慢性炎症),而这些变化会进一步促使体重增加。2014年一个英国研究就显示,对于BMI在25~30之间的超重者,心理压力越高,C反应蛋白(CRP)水平越高——CRP升高正是身体炎症的标志。

另外,哺乳动物解除压力的一个传统办法,就是吃吃吃,尤其爱吃能急速升血糖的高热量甜食。在以瘦为美的当代,每个超重者都已经在内心批判讽刺怒骂了自己一百万次,实在不需要别人再来“帮忙”增加压力。

误区四: “减肥是我人生的头等大事。 ”

不,头等大事应该是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肥胖对健康有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医生会建议超重或肥胖者减肥。然而,我们不需要像那些选手一样减掉三四成体重。假如我们开始温和地定期锻炼,在摄入热量不变或者仅仅微调时,我们的体重不会有明显减轻——由于肌肉增长,有时候我们的体重甚至还会增加一点点。

然而,当你吃健康食谱并定期锻炼时,即使你的体重变化微小,你的健康状况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只要改善了身体健康,我们就是成功的。相比起来,体重秤上那个数字的短期波动,并不重要。

也许你还是想问,全世界最“成功”的减肥者都如此“失败”,那我还有希望吗?需要放弃的,只是“急速减肥”的虚幻希望。

现在你可以做的,是减得慢一点,减得稳一点,如有条件,可寻求专业的健身教练、营养师、内分泌医师的建议。同时,等待更新更好的研究,让科学来帮我们对抗肥胖这场流行病。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大卫·路德维格( David Ludwig)也说,希望仍在。“只是我们需要探索更多的途径。”(编辑:Calo )

参考资料

  1. Fothergill, E., Guo, J., Howard, L.,Kerns, J. C., Knuth, N. D., Brychta, R., Chen, K. Y., Skarulis, M. C., Walter,M., Walter, P. J. and Hall, K. D. (2016), Persistent metabolic adaptation 6years after “The Biggest Loser” competition. Obesity. doi: 10.1002/oby.21538
  2. Sutin, A. R., Stephan, Y., Luchetti,M. and Terracciano, A. (2014), Perceived weight discrimination and C-reactiveprotein. Obesity, 22: 1959–1961. doi: 10.1002/oby.20789
  3. Vossen, M., Westerterp, K. andHeymsfield, S.B. (2012) ‘Why do individuals not lose more weight from anexercise intervention at a defined dose? An energy balance analysis’, 13(10).
  4. Kolata, G. (2016) After ‘the biggestloser,’ their bodies fought to regain weight. Available at:http://www.nytimes.com/2016/05/02/health/biggest-loser-weight-loss.html?_r=0(Accessed: 20 May 2016).
  5. 在中国,儿童肥胖已不再是‘城市病’ (2016)Available at: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1445/ (Accessed: 23 May 2016).
The End

发布于2016-07-25,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游识猷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