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4
需用时 07:54
寒食节:你听过的“常识”和“辟谣”都是错的

寒食是一个吃冷餐的节日。古时候有一段时间,所有人过寒食时都要熄灭原本终年不灭的火种,吃一天冷饭,然后再费事地重新钻木取火。这个看起来有点奇怪的风俗,是如何起源的呢?

你所听说的“常识”:介子推说

提起寒食节的起源,民间最常见的说法是关于介子推的。

介子推(文献中又写作介推、介之推、介子绥)是春秋时代晋文公手下的忠臣。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传》记载,晋文公早年流亡诸国的时候,介子推一直跟着他。后来“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就是说晋文公即位,赏赐当年和他一起流亡的人,介子推没有去邀功请赏,结果晋文公也没赏他。介子推回去对妈妈讲这个事情,认为晋文公登基是由于天意,臣子没有功劳,不能“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所以不应该去请功。他妈妈反问他:“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怼”(duì)指抱怨。这句话是说,你还是去追求一下吧,不然死了又能怨谁呢?但是介子推固执己见。他妈妈于是和他一起归隐。后来,晋文公终于想起介子推来,却发现他已经去世了。于是,晋侯把“绵上”(在陕西西南部)划定为介子推的祭田。这个地区的赋税要专款专用,专门用来对介子推进行祭祀。

这样一则小故事,在后世却演变出了越来越离奇的版本。比如《庄子·杂篇·盗跖篇第二十九》的记载,就有了今日介子推传说的雏形: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宋刻十行本《南华真经》(即《庄子》)书影。

“股”指大腿。“燔”读fán ,就是烧烧烧的意思。这里说介子推曾割下来自己大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充饥,但后来晋文公却背弃了他。他一怒之下,抱着树烧死了。

一般认为《庄子》的《杂篇》不仅不是庄子本人所作,甚至不全是庄子学派的人所作。这些篇目具体完成的时代也并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它们都是战国后期的作品,但也有人认为有的文本出现于西汉。《庄子》这段话里已经有了传说的雏形,但没有明确说明介子推好好地跑去隐居,怎么就烧死了。

到了西汉末年著名学者刘向的《新序》卷七《节士》中,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书中说晋文公忘了给介子推赏赐,于是介子推跑去质问他。晋文公马上认错道歉,并先后许诺给他赏赐和名誉,但是介子推坚称自己不要讨要而得的东西,跑到了介山上隐居起来。晋文公左等右等,哭喊了一年(原文为“号呼期年”),介子推就是不出来。结果晋文公决定放火烧山,想把他逼出来。可怜的介子推就这么被烧死了。

这则传说在后世产生了很多版本,总体趋势是越来越狠,越来越离奇。篇幅所限,这里我们仅举一例。郦道元的《水经注》卷六中《汾水》篇引用王朗之子,著名古文经学家王肃的《丧服要记》,也讲了一遍介子推的故事:

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禄。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烧死,国人葬之。

王肃没有告诉我们这是支什么样的军队。我们姑且假设这支军队一共只有五百人,每个壮士每顿只吃一两肉,这样算来,介子推一顿饭就得割出来五十斤净肉。晋文公居然能把这么大的牺牲忘掉,良心确实是大大的坏了,换谁是介子推都得生气。不过,郦道元在后文中评论说,他觉得这个王肃纯粹是在胡说八道。

介子推:我真的只是隐居一下而已,需要把我先割肉再烧死吗?

最晚在两汉之际,已经有人把介子推的重口味传说和寒食节联系到了一起。《艺文类聚》卷三《岁时上·冬》引用两汉间人桓(huán)谭的《新论》记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之推故也。”

明嘉靖胡缵宗刻本《艺文类聚》书影。 

后来,伴随着寒食节俗的流行,这则传说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甚至一度成为了民间“常识”的一部分。直到现在,很多读者从小听说的,可能仍然是这个版本。

对汉代人来说,介子推本来是只是个影响不大的古人,为什么老百姓会对他如此敬畏,哪怕生病都不能吃口热饭呢?原来当时有一种传言,说不寒食的话,就会遭遇冰雹等天灾。《后汉书》卷六十一中《周举传》记载,当时太原郡有种传言说“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玉烛宝典》引曹操的《明罚令》中也记载:“云有废者,乃致雹雪之灾。”老百姓害怕天谴,于是战战兢兢地选择寒食。

古代传说中还有鲍焦、舟之侨这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都不见于史书,有关他们的传说的基本情节又与脑洞版的介子推传说相似。很多学者认为,这三个人物的传说故事是同源的。

这里再顺便提一句,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说法认为“足下”一词也来自介子推被烧的传说。南朝刘宋小说家刘叔敬所著志怪小说集《异苑》卷十记载:“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这里说晋文公把介子推临死时抱的那棵树做成了木屐,于是感慨时就会说“悲乎,足下”。不过志怪小说几乎完全不能作为史学的证据。事实上,“足下”一词最初与“陛下”相似,是对君主的敬称(形式上是不敢直接称呼君主,只能称呼坐得高高在上的君主下方的侍从)。

这则介子推割肉救主,焚死不公侯的传说实在太过离奇,完全不合情理,也与早期的史学文献对应不上。因此,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它完全是后人脑洞大开杜撰出来的传说,完全没有可信性

大概是出于对这种不合史实的流言的不屑,最晚从两晋时期的陆翙(huì)开始,学者们纷纷抛弃了介子推说,转而提出其它的猜想。

对传说的“辟谣”:改火说

在学者们提出的新观点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改火说”。

中国古代有一种“钻燧改火”的风俗。比如在《论语·阳货第十七》中,孔子门下最率直,最富反叛精神,也最不招孔子待见的学生宰予对孔子质疑传统上“守孝三年”的要求会不会很误事:“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宰予从实用的角度发问,并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守短孝”的替代方案。“燧”读“suì”,指专门取火的木头。钻燧就是钻木取火。古人生火非常麻烦,所以一般人家终年都不会熄灭火种。绝大部分学者都相信,此处的“钻燧改火”,就是指彻底熄灭家中的火种,另行钻木取火,而宰予提出的这个短孝的长度则是一年。大家认为,此处的“新谷既升”(一年生的谷子又长熟了)和“钻燧改火”共同作为“年”的标识,是一种文人说话时习惯使用的借代手法。面对宰予的问题,孔子当着宰予的面回复他说:“女安,则为之。”但是,等宰予走后,孔子却对着剩下的人,拿着道德绑架的逻辑把他痛骂了一顿。

嘉靖闽本《论语注疏》书影。

宰予的话只是顺便提到了改火,对其具体的时间和理据都没有介绍。幸好另一本先秦古籍《管子》中有两处详细一些的说明。其中的《禁藏第五十三》篇讲得最清楚:

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

结合清代皖学大师王念孙的考证,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春天要烧火暖室,改换火种,淘井净水,因为这样可以去“毒”。

这种每年改一次火的风俗最晚到汉代还存在。在居延出土汉简中,保存了西汉宣帝时期御史大夫丙吉等人的一份奏折,其中提议设立一个二千石(地位类似于现在的省部级或副省部级)的“别火官”,专门负责在夏至前一天改火(见《居延汉简甲乙编》编号5.10和10.27二简)。后来西汉果然设立了一个“别火令丞”。然而,据《后汉书》记载,到了东汉时,别火令这个职务被废除了,“钻燧改火”的时间也变成了“冬至日”。

最迟在汉代,人们对“改火”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周礼》开始,有的人在天人感应的原始整体论观念,特别是战国后期逐渐成形的五行学说的影响下,主张不同季节要烧不同品种的树木,每年还要有半年的时间(具体是哪半年,文献记载非常混乱,甚至存在截然相反的记载,很可能当时的古人们本来就没有一致的看法,本文也就不具体讨论了)不许动火冶炼,觉得这样才能顺应五行的变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改火”一词一度悄然地从“去兹毒”为目的,一年一次熄灭火苗,再重新生火的迷信活动,变成了一年四次或五次改换木料品种的另一种迷信活动。可惜历代很多学者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变化,将两种完全不同的“改火”混为一谈,互相张冠李戴,把这个本来就很复杂的问题搞得更为令人困惑。

已知文献中,题为隋代学者杜公瞻所作的《荆楚岁时记》的注最先把寒食节与先秦的改火习俗联系起来。

据《左传》及《史记》,并无介推被焚之事。《周礼》:“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

这种说法依据《左传》和《史记》,正确地指出介子推被焚传说的不可信。然而,这段话自己也有一个严重的错误。文中认为,《周礼》中“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这句话中的“修火禁”就是寒食风俗。其实,东汉的大学者郑玄早已指出,这句话只是春季防火的要求,说成寒食完全是张冠李戴。

虽然《荆楚岁时记》的注提出的证据相当没谱,但是这一派的支持者却不断增加。从唐代开始,不断有学者表态,顶“改火说”。到了近现代,包括《金枝》的作者弗雷泽( James George Frazer)、结构主义人类学宗师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当代学术泰斗裘锡圭等一大批东西方著名学者都倾向于将东西方许多民族的“净火”风俗与《管子》中提到的“去兹毒”联系起来。譬如裘锡圭先生的《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传说研究》一文,就前前后后引用了东西方十多种民族的传统民俗,认为寒食的本源是一种靠先熄灭火种,再重新点燃,以使火所代表的生命得到净化,避免疾病和其它灾祸的风俗。学者们一度逐渐将“改火说”视为了学术常识的一部分。由此产生了学术界和民间两种“寒食常识”的对立。

改火说虽然获得了众多学术大腕的支持,却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

根据文献,我们知道寒食最晚出现于汉代,而先秦的改火风俗在汉时仍然存在,那为什么汉代学者全都用介子推的传说来解释寒食,不用当时正存在的改火风俗来解释呢?大家逐渐意识到,“改火派”的学者说来说去,似乎只能举出一些旁证和猜想,谁也拿不出寒食确实来自改火风俗的确凿证据。而介子推被焚的传说,虽然在历史上不曾存在过,但是人类大部分节日的来历故事本来也都是子虚乌有,仅凭这个传说在历史上不成立就否定这一说法未免有点草率。

不过,很多学者虽然不支持改火派,但还是不愿意相信关于介子推的荒诞传说凭空塑造了一个节日。除了介子推派和改火派,还有很多学者提出了星宿说(这一派认为这个节日与心宿二有关)、山戎说、祈雨说等众多假说,不过每一种也都拿不出决定性的证据。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出现的介子推说,仍然是可信度最高的说法。(编辑:游识猷)

参考文献

  1. 《音注全文春秋括例始末左传句读直解》,元刻明修本。
  2. 《南华真经》,宋刻十行本。
  3. 《新序》,《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
  4. 《水经注》,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5. 《艺文类聚》,明嘉靖胡缵宗刻本。
  6. 《后汉书》,汲古阁十七史本。
  7. 《玉烛宝典》,《古逸丛书》本。
  8. 《异苑》,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论语注疏》,嘉靖闽本。
  10. 《管子》,《四部丛刊》影印宋本。
  11. 《读书杂志》,道光十二年刻本。
  12. 《汉书》,汲古阁十七史本。
  13. 《周礼注疏》,嘉靖闽本。
  14. 居延汉简甲乙编[M]. 1970.
  15. 宋金龙. 荆楚岁时记校注[J]. 1987.
  16. 杨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 宗敎文化出版社, 2000.
  17. 李道和. 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学者文丛[M].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
  18. 汪宁生. 改火的由来[J]. 民族考古学论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9.
  19. 裘錫圭. 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传说研究[J]. 中国文化, 1990 (1): 66-77.
  20. 张勃. 寒食节起源新论[J]. 西北民族研究, 2004 (3): 142-158.
  21. 陈泳超. 寒食缘起: 从地方性到普泛化[J]. 民俗研究, 2008, 2: 006.
     
The End

发布于2017-04-0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清洁工

中文专业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