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6
需用时 10:59
《攻壳机动队》果壳评论音轨:展开篇

上一篇评论音轨里集中总结了这次攻壳机动队真人电影对此前的致敬,因为致敬太多了,其他部分的展开就只好另开一篇列出……

不过这样有一个好处,至少剩下的这些方便没有看过之前作品的观众来读了。

1. 我觉得一定会有人认为攻壳电影的开场抄了《西部世界》。不过事实正好相反,是1995年的攻壳动画电影先用了这样的制造场景开头,二十年后西部世界才来学的。这次的真人电影只是又展现了一遍。

图片来源:上-攻壳机动队1995动画版,下-攻壳机动队真人版

图片来源:左-西部世界,右- ​攻壳机动队1995动画版

顺便说,一个很可能无关的巧合是,《西部世界》的主创诺兰跟真人版《攻壳机动队》的导演鲁伯特·桑德斯是邻居。

2. 呈现电子脑与义体连接的一幕令人印象尤为深刻。在攻壳机动队的世界里,电子脑(cyberbrain)和义体化(cyberization)是很重要的概念。电子脑是一个装载着人脑组织的人造设备,通过它,人类便能接入庞大的信息网络,享有外部记忆,并与其它电子脑使用者互相联系。义体化就很好理解了,顾名思义,就是人类的部分躯体或全身都被换成假体。电子脑里生物脑组织的多少,身体中尚未换成假体的比例高低,定义了一个人的义体化程度。如同电影开头所呈现的那样,故事的主角少佐是除了脑组织外全身义体化的人。

手术图 图片来源:攻壳机动队真人版

现实中,目前的技术仍远达不到让人全身义体化还能保持功能的地步,但在通过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实现对机器肢体的操纵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突破。两年前,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就利用计算机和植入脑部的微阵列电极完成了一项创举:让一位颈部以下瘫痪者用意念控制机械臂为自己递上饮料。去年,匹兹堡大学的研究小组又成功让一位四肢瘫痪者通过机械手感受到了触觉。这些科学家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能像自然肢体一样受控运动和感受的假肢系统。

匹兹堡大学研究图 图片来源:UPMC/Pitt Health Sciences

3. 前不久,SpaceX的创办人伊隆·马斯克也开始进驻脑机接口领域。他创立了一家名为Neuralink的公司,旨在投资人脑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技术。目前还处于刚起步阶段的Neuralink并不会急着给人类升级电子脑,而是会从脑神经疾病治疗切入,比如癫痫、帕金森氏症等等。在马斯克眼里,人类要想不被人工智能淘汰,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带宽”,实现和人工智能的更高效沟通。这,会让我们更靠近义体人的世界吗?

4. 那条反复出现的巴吉度犬,原型其实是押井守自己的狗。押井守对汪星人爱到痴狂,他甚至还因此获得了“押犬”这个昵称。“狗是我的外壳。”当年在《攻壳2》登陆戛纳时,押井守如是说。真人版电影里,巴特受伤后还叮嘱少佐帮自己去喂狗,于是一股莫名的反差萌透过大屏幕冒了出来……

图片来源:《攻壳机动队:S.A.C. 2nd GIG》

押井守和他的狗。图片来源:bassethoundtown.com

5. 汉卡公司的欧莱博士(Dr. Ouélet)是电影的原创角色,她所主持的2571计划似乎和《攻壳1》中公安六课主导的2501计划有所对应,两者见不得光的程度也不相伯仲。不过,她对这个项目的看法显然和她上级的看法有所抵牾——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冲突。

Dr. Ouélet 图片来源:攻壳机动队真人版

本片中最重要的命题,也正是通过这个内心矛盾的科学家之口传达给观众:真正定义“你”的,不是“你是什么”,而是“你做什么”。这个角色是个好人,还是反派?就交给观众去判断了。

6. 但另一位汉卡公司的科学家,戴琳博士,则显然是来自原著中警方鉴定科的哈拉维博士。两人的相似之处在另一篇评论音轨里已经提及,不再赘述;值得一说的是哈拉维这个名字是有来头的。

通常认为,这一人物是对美国后现代女性主义学者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的致敬。她最著名的作品,是1985年发表的《赛博格宣言:20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在哈拉维的构想中,赛博格主动终结了女性的恐惧、焦虑与孤独,赛博格社会里的两性区分没有意义,男女之间的界限也将模糊,这有助于实现更为平等的乌托邦。

哈拉维真人图 图片来源:cowell.ucsc.edu

哈拉维在《赛博格宣言》里曾经表示,自己宁愿成为一个赛博格,而不是成为一个女神。无论是《攻壳2》还是这部真人版,都将哈拉维这个角色打造成了一个真正的赛博格形象。

图片来源:攻壳机动队真人版

7. 在酒吧地下室遭遇袭击之后,巴特换上了电子眼。少佐问为什么不换一个看起来像真人的,得到的回答是,反正都是在工作,没有日常需求……不过这个眼型其实沿用的是原作,而原作里他是在军方的时候配备的。

图片来源:攻壳机动队真人版

8. 现实中,电子眼恰好是最早开始研究的脑机直连接口之一,但是进展相当缓慢……让因意外或疾病丧失视觉的人重见光明,绝对要比电影里困难得多。现存仿生眼的主要运作思路是通过外置摄像头收集光信号,然后发送给植入到眼睛中的微电极,让它向视网膜上的神经元施加对应的电脉冲刺激。这样的设备能还原出来的东西完全不能称作 “视觉”。不过,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不少研究团队正在试图制备出敏感度与分辨率都能跟人类视网膜相匹配的电子零件。

仿生眼设备图 图片来源:Argus II

9. 和《攻壳1》里那个垃圾车龙套一样,真人电影里被少佐暴揍的凶徒也被植入了虚假的记忆。

图片来源:攻壳1

“植入虚假记忆”怎么想都是很恐怖的黑科技,但人类也正逐渐将这一技术从大荧幕引入现实。诺奖得主利根川进的团队就是“操纵记忆”的实践者。早在2013年,他们的团队就成功往小鼠脑子里植入了虚假的恐惧记忆,一年后,他们又在给植入虚假记忆之后设法将这记忆“逆转”了。这些人可不是没事折腾小鼠玩的。两年前,这个团队就通过人为激活快乐记忆的方法,让呈现严重抑郁症状的小鼠恢复希望。与电影里利用虚假记忆为非作歹不一样,当科学家们有朝一日弄清记忆的本质和操纵它的方法,相信他们更可能借助那些知识帮助那些在疾病中饱受折磨的人。

10. 但是说来,电影的改动造成了一个逻辑bug。在《攻壳1》里,反派傀儡师修改了司机的记忆,让他误以为自己有妻女,和妻子不和,然后递给他一份病毒,教他在城市各处入侵网络来探测他妻子的记忆(其实病毒是用来入侵别人的)。全程无需控制就把他当枪使了。而在电影里,反派久世显然是直接控制了司机的行动,驾驶垃圾车袭击汉卡。既然你都能直接控制了,制造这个虚假记忆有什么用呢……

11.和欧莱博士同行的专家(?)有一双机械手,手指可以伸长分裂,同时敲击极大数量的按键。

这也是沿用了攻壳1的细节,然而说实话,这个细节相当的细思恐极。引用Tiberium同学的话:

"GIS1里敲键盘的那只机械手是我见过的最惊悚的隐喻之一。我个人认为,GIS里的设计,没有哪个要比这只手的设计更成功。手是什么?是人类最早的工具,所有的工具都是手的延伸。键盘是什么?是计算器的输入设备。人类为了和机器对话,发明了键盘;键盘是手的延伸,在发明打字机以后的几百年来其基本设计就没有变过。那么,GIS中人改造了手这样一种元工具,来适应键盘这样一种几百年来就没有变化过的机器的输入设备,这意味着什么?人类放弃了自身的优越地位,承认机器是更高级的存在么?"

12. 少佐将一个女人带了回家,对坐在床上。这种场景也算不上是真人版的原创了——在2002年播映的《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中,少佐就有跟别的人类妹子独处的情节。而在漫画里,形象和个性相对动画来说更为狂放的少佐则更是毫不介意和妹子们在虚拟实境里玩不可说之事。明明就是嫖

至于电影看似暧昧不明的亲吻抚摸,我更愿意将它视作“人类”范畴内的两个极端——完全没有义体化的妓女和全身义体化的少佐——之间的互动。

图片来源:攻壳机动队真人版

图片来源: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13. 如果我们将《攻壳机动队》的其他人物设定也放在这一场景下,就能形成一条从“普通人类”到“非人类”的连续谱:在公安九课里,陀古萨是义体化程度最低,最接近纯“人类”概念的角色;狙击手斋藤义体化程度高于陀古萨,义体化了大脑和一手一眼;巴特在真人电影中似乎是刚换上电子眼,但在动画中早就是高度义体化的队员……义体化到什么程度,他们就不再被看做是“人类”了?

这个问题的延伸就是著名的哲学议题“忒修斯之船”: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这样的角色设定,让“人类”和“机器”这两个原本看似泾渭分明的概念,变得界限模糊了起来,也让“我是谁?”这一贯穿在整个《攻壳机动队》系列作品中的线索更加深刻。

14. 在电影中,《攻壳1》里少佐潜水(并思考人生)这一重要情节得到了完整的保留。正如素子在动画电影中所说的那样,对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类个体而言,记忆都是构成其存在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记忆遭受黑客攻击而被删除,甚至篡改成全新的记忆之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人便“死去”了一部分。

图片来源:1995版攻壳机动队

15. 这与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人类理解论》一些主张是一致的:“任何实体所做的、所想的,如果不能为我所忆起,而且我亦不能借意识使那种思想和行动成为自我的,则那种事情纵然是我的一部分所做过或所想过的,它亦不是我自己的。”换言之,“我是谁”的答案很依赖于“我的记忆是什么”。

16. 但抛开个人认知的部分,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记忆,或是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在亲朋好友眼中,他真的就变成一个陌生人吗?2015年,亚利桑那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者对248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家属做了问卷调查。他们的家属患有阿尔茨海默症、额颞叶痴呆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三种疾病中的一种,并因此出现行为和认知层面变化。这些受访者被要求说出从患者生病开始,患者的行为特征改变了多少,又怎样影响他们对患者的态度。结果显示,那些让受访者感到“他不再是他了”的情形,基本都只发生在患者在道德特征层面发生较大改变的时候。相比之下,遗忘症对他们的关系影响并不大。也就是说,你的道德行为,而不是你的记忆,  塑造你在别人眼里的身份。而这,反过来又会影响你对自己的身份认同。

17. 不知道这一设定是否有意,但少佐义体的诞生确实是在巨大的水缸里……也许可以认为,她对潜水的爱是一种回归母体吧。

少佐义体的“出生”确实和潜水一幕有一些视觉相似。图片来源:攻壳1

18. 选择白人演员斯嘉丽约翰逊来主演日本人少佐,还把原来的草薙素子(Motoko Kusanagi)改名为米拉·基利安(Mira Killian),这件事情引起了相当的风波,毕竟好莱坞作品用白人演员饰演非白人角色的行为已经相当臭名昭著了。虽然押井守表示他觉得无所谓,但漫画粉丝对此并不买账。虽然电影上映后大家发现,原来影片留了一手……

19. 电影给了剧情原因:少佐原本的身份并不是遭遇恐怖袭击的米拉·基利安,而是一个真名叫草薙素子的少女。汉卡集团的2571计划是一起旨在将异见者的脑组织作为和全身义体结合的实验材料的赛博格计划。这些异见人士里,就包括了草薙素子和久世英雄。素子被汉卡公司用作非法实验,提取她的大脑和义体融合,并制造了虚假的米拉·基利安人格,覆盖了旧的记忆。最后影片还出现了写有草薙素子名字的墓碑(然而是用英文写的)。但是,电影里的少佐虽然对自己的真实记忆表示了震惊,可对于自己换了整个身体这件事情好像毫无反应,这不但很不合常理,也错失了一个回应种族批评、探讨义体化时代族群身份的大好机会。

20. 顺便,漫画作者说过,草薙素子很明显也是假名。这可是草薙呀,日本神道三神器之一的草薙剑(天丛云剑)之名。如果有人对你说“你好我姓莫邪”,你肯定不会觉得这是真名吧……

21. 本作里的素子战斗力显得非常之……弱。当然结合剧情是可以理解啦,毕竟才刚出道一年,但这样的话少佐这个军衔未免太高了。

22.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草薙素子(Motoko Kusanagi)和米拉·基利安(Mira Killian)这两个名字的首字母缩写都是MK。

23. 在原作里,荒卷大辅基本是坐镇的身份。真人电影给了他专门的打戏用来耍酷,可惜中文字幕弱了一点儿……本来他干掉打手之后说的是“不要派兔子来抓狐狸”,试图营造一个退休日本武士的精神状态;结果字幕过于接地气,翻成了“想杀我,你们还嫩了点儿”……瞬间转型退休黑帮老大。

图片来源:攻壳机动队真人电影

24. 部分原著党对于把他拉出来亲自战斗表示了不满。但你必须承认,原作漫画里他是掏枪指过公安六课头头的,Arise里也开枪射击了失控的Logicoma。

25. 说一下枪吧……漫画作者是个细节控,对枪的设定相当详细,不同的角色对枪的喜好也各不一样,随着场景也有诸多变化。

少佐最常用的标志性枪是漫画原作者士郎正宗虚构的Seburo M5。这位敬业的漫画家自己虚构了好几个枪支公司专门给他的漫画生产枪支弹药,公司成立年份制造枪支倾向生产型号性能一应俱全,成立于2024年的Seburo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把Seburo M5为双弹匣半自动手枪,可以装下20+1发5.45*18mm子弹,采用了类似Beretta 8000 Cougar的枪管旋转式闭锁系统,是公安九课的标配。

图片来源:comicvine.gamespot.com

图片来源: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在电影里少佐的枪被换成了基于Glock 19设计的手枪,身为原型的Glock 19是15发标准弹匣的半自动手枪,发射9*19mm子弹。少佐的枪经过了热光学改装,在隐身的时候这把枪会变成半透明白色版本。而其他人(陀古萨除外)的标准配枪都是Glock17,和Glock 19比起来要大一点,其余性能都差不太多,这个系列是全球执法部门使用最多的手枪之一,由于塑料用的太多所以老被爱好者吐槽。

Glock 19 图片来源:freedomammunition.com

Glock 17 图片来源:wikiwand.com

 图片来源:thefirearmblog.com

26. 而万年居家好男人周华健,不,陀古萨则对左轮手枪有着强烈的偏好,他在TV版第10集中曾经短暂描述过自己喜欢左轮手枪的理由“和自动枪不一样,左轮不会卡弹,并且平时使用这个装弹数量也足够了。”这个理由在剧场版《攻壳1》里遭到了少佐的吐槽“都是两人一起行动还怕卡弹”。

在整个动画里他用的枪都是Mateba的左轮,和Seburo不同,Mateba是真实存在的公司,制造的左轮手枪以风格科幻闻名,但是由于经营问题它2006年就倒闭了。陀古萨的手枪是根据Mateba 2006M进行的改装,发射.357 Magnum子弹,威力还是很大的,就是太复古了点。

Mateba 2006M 图片来源:arms-cool.net

图片来源: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AND COMPLEX​

在电影里,周华健陀古萨老师的手枪换成了Chiappa Rhino 60DS,是同款型号中枪管最长的一把,风格现代,造型粗犷,六边形的转轮也很有腔调与设计感。Rhino和Mateba左轮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采用了轮轴在枪管上方的设计来减少枪口上跳的问题,不得不说周华健老师选枪标准还是很一致的。在这把枪由于长得很风骚,还是比较受游戏制作者和电影制作者的欢迎的。

Chiappa Rhino 60DS 图片来源:weaponsguide

27. 原本不是左轮爱好者的荒卷老爷爷可能受到了陀古萨影响,在电影里也跟着拿了一把左轮(明明在动画里摸枪次数不到一只手……),型号是S&W Model 29,发射.44 Magnum子弹,非常经典的型号,优雅无双,加上雕花和表面处理后更是好看的让人会想如果一定要选一把枪自杀那么一定是它吧(诶?)。这把枪是电影界和游戏界的宠儿,出场的作品至少上百,电影游戏轻小说里但凡是把左轮,大概率可能是这个型号。

图片来源:smith-wesson

28. 接下来是冲锋枪部分。九课标配冲锋枪还是士郎正宗自家公司SEBURO的产品,型号是C-25A,6mm口径,可装50发子弹,长得丑,不喜欢,不讲了。

图片来源:deviantart.com

电影里换成了HK MP5K,真心觉得MP5这个型号不用港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比刚刚荒卷爷爷用的左轮还有名的冲锋枪,到处都是它!是个打枪游戏就哪哪全是它和它的变种,黑白通吃,是冲锋枪中的豪杰……

图片来源:pravda.jp

再提一处致敬的地方,在95年剧场版中,两名特务提着的公文包可以随时解体,里面藏有一把Steyr SPP半自动手枪,当然在片中被魔改成了全自动冲锋枪。而在电影里,这把公文包中的枪变成了大家熟悉的Mini Uzis冲锋枪,和MP5差不多的有名,和MP5差不多的上镜率。但凡见到游戏电影小说里有人双手持枪一顿狂扫,基本不是Uzis就是Mini Uzis,也是冲锋枪中的豪杰……

图片来源:1995版攻壳机动队

图片来源:thefirearmblog.com

29. 最后,电影的片尾曲对于《攻壳机动队》的老粉丝肯定不陌生——对,就是傀儡谣。《攻壳机动队》和《攻壳机动队2:innocence》中,川井宪次按照日本古乐风格以及神道教巫女祭祀祈祷词打造的这一系列主题曲,可以说奠定了两部剧场版配乐诡谲神秘、幽远空灵的基础。在电影最后的ED部分,我们也能欣赏到这一系列主题曲的变调,和剧场版遥相呼应。

(编辑:Ent)

The End

发布于2017-04-0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Calo

果壳科技编辑

pic

    antares

    数学硕士,本格推理爱好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