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6
需用时 05:29
【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快别秀肌肉自拍了!锻炼太多可能也是一种病!

获奖团队:

弗吉尼亚医学院乔纳森·张(Jonathan L. Chang)团队

 

“美女,锻炼吗?”

“健身房游泳馆看一下…...”

“唉呀妈呀大姐你就拿一张传单吧你别跑呀……”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要吃得好、要穿得好,自己的身材比例也要好。就这样,各种健身房游泳馆应运而生,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没在地铁口被发传单的小哥追着跑过,那人生可以说是很不完整了。

虽然绝大多数人去健身房第一天就被累瘫,办了年卡也没去过几回,只能在网上低价转卖,但我们身边或多或少,肯定总有那么几个能坚持下来的健身狂魔小伙伴!这些人有着极其整齐划一的行为模式——去健身房必发朋友圈;热爱秀肌肉以及健身前后对比图;爱发“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奋不顾身努力的自己”之类的心灵鸡汤;鸡汤配图就算不是肌肉,也一定是家里瓶瓶罐罐的补剂蛋白粉特写,或是疯狂有氧两小时之后跑步机电子屏幕上的数据。面对他们的毅力、执着、崇高追求和结实的肌肉,你五体投地,什么都不敢多说(怕被打死),只能默默送上一个心服口服的赞。

但是!不能因为怕被打死,就不讲实话啊!这样玩命健身,你们真的不觉得哪里不对劲吗?!

关于“健身成瘾可能是病”这个话题,华裔科学家Jonathan L. Chang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做了相关研究,只不过当时研究的主要是跑步这项运动。在这篇研究跑步成瘾和神经性厌食症的论文[1]中,Chang指出,那些对跑步上瘾的人——不是一般的跑步小能手,是那种拿跑步当义务,一天不跑就要死不活的跑步狂魔们——和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有着相似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他们同样追求完美,容易抑郁,只不过程度可能更浅一些罢了。

你可能不信:啥?锻炼还能让人抑郁?健身不就是为了活得更自信更健康吗?!但菲尔丁研究院(Fielding Graduate University)的临床心理学家玛丽莲·弗赖穆斯(Marilyn Freimuth)表示,呵呵,这些都是过度锻炼所营造出的假象。

“锻炼成瘾可以占据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这样的人身体受了伤,脑子却还成天想着锻炼。但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很重视身体活动,使得这个问题很容易受到忽视。”弗赖穆斯如是说。

2015年,两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名叫《锻炼成瘾的真相:了解以瘦为美的黑暗面》,这个书名简直就是要告诉你,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作者凯瑟琳·施赖伯(Katherine Schreiber)和杰克森维尔大学(Jacksonville University)的运动机能学教授希瑟·奥桑布拉(Heather Hausenblas)在书里提到,对锻炼成瘾者来说,他们的身体活动既是一种应对机制,又是一种强迫行为。不锻炼,毋宁死!一天不去健身房就活不下去!平常人在锻炼之后,身体和精神都会变得好一些,而对锻炼成瘾者来说,这个愉悦的感受要比普通人高出许多!硬拉二百下,爽过吸大麻!(不

锻炼成瘾者每天锻炼往往超过1小时30分钟,而且即使伤痛也不会停止。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tv

所以,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锻炼者,只要成瘾,就会在锻炼时产生强烈的快感,使他们下一次练得更多,简直是用氪金的方式在锻炼……长此以往,他们的人生就会被健身房拴住,并由此产生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疲惫、过劳损伤(如应力性骨折、肌肉拉伤和肌腱炎)、长期感染、电解质紊乱、心血管问题……锻炼曾经可以带给他们无限快感,但情绪低落也是健身成瘾的副作用之一,不能不说是很讽刺了。

好消息是,南加州医科大学的内科教授蒂姆·布鲁尔顿(Tim Brewerton)指出,锻炼成瘾者和其他瘾君子本质上还是很不同滴!他们之间有一个潜在的区别:锻炼成瘾者虽然有成瘾行为,但同时几乎会规避一切其他风险。他们不会随便买醉,毒品肯定也不会乱碰。此外,鉴于健身可能是唯一的一种会得到许多正面强化的成瘾行为,这就会促使他们越发追求完美。弗赖穆斯表示,一个喜欢锻炼的人,总是会因为自律而受到周围人的赞扬,很少有人会告诫他锻炼太多了——虽然可能也是担心被揍吧。

坏消息是,科学家也发现,在没有饮食失调的个人身上很难找到锻炼成瘾的症状。神经科学家已经在饮食失调者的脑子里找到了“变态”的奖赏通道[2]。打通这些通道的人可以把自我惩罚的行为(比如绝食和过度训练)变成幸福的满足。这使得一些研究饮食失调的专家认为,锻炼成瘾只会和饮食失调一同出现。比如,越来越多的奥运选手就坦白自己患有饮食失调。2009年国际奥委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奥运选手中的饮食失调患者高达31%,而普通人当中这个比例只有13% [3]。南丹麦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米娅·利希登斯坦(Mia Lichtenstein)和同事指出:“饮食失调和锻炼成瘾常常同时出现,但是只有饮食失调被视作一种疾病。”[4]

在布鲁尔顿看来,这个结论没啥好让人吃惊的。你以为运动员就健康强无敌了?naive!他举了跑轮上的小鼠作为例证。小鼠很显然不会想着燃烧卡路里,或是为了穿比基尼塑身。它们奔跑纯粹是为了好玩。更神奇的是,当减少小鼠的食物供应之后,它们不仅没有因为少吃而变得懒散,而且还跑得更勤快了——食物的缺乏反而增加了锻炼的乐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觉醒的每一分钟都会在跑轮上度过。奔跑,奔跑,一直飞奔到老家……

布鲁尔顿指出,这种超负荷奔跑和有限食物的组合是对厌食症的绝佳模拟。治疗厌食症的专业人士也表示,有的病人就算饿到器官停止,仍然坚持健身几次。这是一种身份认同,一种使命感,他们因此感觉良好,以此应对抑郁和焦虑。

在弗赖穆斯眼里,还有一个原因使我们很难找到不带饮食失调的锻炼成瘾者,那就是......谁都知道锻炼成瘾是啥意思,但直到现在连个公认的定义都没有!翻阅研究文献,你会发现研究者用来描述它的词语各不相同,有“强迫性锻炼”、“病理性锻炼”、“过度锻炼”、“锻炼依赖”、“义务性锻炼”和“问题性锻炼”……反正就是没个统一的定义。心理学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中也不见它的定义,其中唯一收入的成瘾行为是赌博。施赖伯和奥桑布拉表示:“成瘾比强迫更重一步,因为它们具有耐受的特征,也就是说,运动成瘾者需要对自己越来越残忍,才能获得最初的满足。”

在2016年五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5],布鲁尔顿和同事设法判断了过度锻炼究竟是成瘾还是强迫行为。他表示,弄清这一点“不仅是一个词汇问题。成瘾和强迫行为的治疗方法是很不一样的。”要是将过度锻炼作为成瘾来治疗,可能就需要患者完全和健身房说再见,或参加几个12步治疗组;而要是将它看作强迫行为来治疗,就需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患者对于锻炼的态度。他指出:“有些饮食和锻炼失调的治疗项目已经开始将锻炼与改善营养相结合,同时还要发掘这个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问题。”而如果饮食失调患者对锻炼有瘾,这类项目可能就危险了。

那最后他们得出了啥结论呢?答案是——过度锻炼既是成瘾,又是强迫行为......

布鲁尔顿和同事在研究中调查了近1500名对象(608名男性和885名女性,年龄在18至79岁之间),使用了所有能找到的用来评估锻炼失调的问卷,还专门开展了几项针对饮食失调与精神健康的调查。结果发现了两类锻炼成瘾,一类是初级锻炼成瘾(primary exercise addiction),它不伴有饮食失调,在男性身上较为多见;另一类是次级锻炼成瘾(secondary exercise addiction),它和饮食失调一同出现,在女性身上较为多见。他们发现前者起来像是典型的成瘾,而后者和强迫行为有更多相似之处。

布鲁尔顿表示,男女都一样,他们都可能在自身与锻炼的关系上出现问题。但主要的区别也非常明显: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在锻炼成瘾的同时出现饮食失调。最初对运动或身体活动的爱好(研究者称之为“和谐的热情”,意指某人的行为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和谐共存)越过界限,成为了一股强迫的热情,人的行为变得僵化,对运动也过分地投入——这是《行为成瘾杂志》(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的一项研究做出的总结[6]。

想要健美的身材不是坏事,适度锻炼也能让你更健康。但如果这种追求变得越来越偏执,让你像身陷无底洞一般无法自拔,那还是赶紧就医,努力调整为好。如果一定要以饮食失调和心情焦虑为代价,换来朋友圈里的六块腹肌照片和几十个赞,唔......那还不如把健身年卡早点低价卖掉呢......(编辑:明天)

参考文献

  1. Blumenthal J.A., O'Toole L.C., Chang J.L. (1984), Is Running an Analogue of Anorexia Nervosa?An Empirical Study of Obligatory Running and Anorexia Nervosa. JAMA., 252(4):520-523. doi:10.1001/jama.1984.03350040050022
  2. Wagner A., Aizenstein H.J., Venkatraman V.K., Kaye W.H., (2008), Altered Reward Processing in Women Recovered From Anorexia Nervos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4(12):1842-9, DOI: 10.1176/appi.ajp.2007.07040575
  3.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09),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Consensus Statement on Periodic Health Evaluation of Elite Athletes.
  4. Lichtenstein M., Støving R.K., (2016), Exercise addi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prevalence in physically active adolescents and young eating disordered patients. European Psychiatry, 33: S116-S117, doi: 10.1016/j.eurpsy.2016.01.127
  5. Cunningham H. E., Pearman S. and Brewerton T. D. (2016), Conceptualiz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pathological exercise using available measures of excessive exercise. Int. J. Eat. Disord., 49: 778–792. doi:10.1002/eat.22551
  6. de la VegaRicardo R, Parastatidou I.S., Ruíz-Barquín R., Szabo A. (2016). Exercise Addiction in Athletes and Leisure Exerciser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assion.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5(2), 325–331. doi:10.1556/2006.5.2016.043

更多关于菠萝科学奖的趣味解读,请戳专区:

The End

发布于2017-04-1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恩铭张

一个腿长一米三的姐姐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