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
需用时 03:43
“你们根本不爱果蝇!你就是想拿诺奖!”关于果蝇的12个八卦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杰弗理·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殊(Michael Rosbash),与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他们的研究对象,是果蝇。

2013年,Jeffrey Hall获得邵逸夫奖时,就曾向果蝇致敬——“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研究就难以进行,更别说要取得这样的成果了。”

今天,让我们用这12个冷知识,向果蝇致以最崇高敬意——

1. 从那只“抖擞精神”的果蝇说起

摩尔根的早期实验里有一个关键的个体:一只因为突变而眼睛从红色变成白色的果蝇。那时他还没有发现X射线诱变的办法,所以这样一眼就能看见的突变十分珍贵,得到了他的精心关照。

关于它,《高中生物-必修二》里是这样记载的:

大约在1910年5月,在摩尔根实验室中诞生了一只白眼雄果蝇,而他的兄弟姐妹的眼睛都是红色的。很明显,这是一只变异个体,他注定要成为科学史上著名的动物。但这只果蝇却很虚弱。

在自己的第三个孩子出生时,摩尔根赶到医院,他妻子的第一句话竟是:“那只白眼果蝇怎么样了?”

摩尔根的第三个孩子长得很好,但那只果蝇却很虚弱。摩尔根晚上把他带回家中,让他呆在床边的一个瓶子里,白天又把他带回实验室。在临死前,这只白眼果蝇抖擞精神,与一只红眼果蝇交配,把突变基因传了下来。

于是,就有了高中课本里折磨各位许久的这些生物题——

果蝇白眼性状的伴性遗传

答案是C,拜托自己回忆一下

2. 为什么人人都爱果蝇?

因为快啊……

用果蝇某种程度上是历史偶然,摩尔根做的早期研究用别的动物其实也行。但是果蝇是个好选择:它生得快,25度摄氏度的时候10-12天一代,果蝇30年顶小鼠200年。它的另一大优点是个子小,一个小试管就能装几十上百,一个果蝇实验室有几万几十万果蝇很正常。

这不是一瓶果蝇,这是一瓶八世同堂的恩怨情仇啊……

3. 摩尔根的实验室啥样? ——“极度脏乱差”

摩尔根选择果蝇的一个后果是它的食谱。果蝇喜欢腐烂的水果,所以摩尔根买了一堆香蕉捣成泥,弄得整屋都是久久不散的烂香蕉味道;香蕉又很难清理干净,所以他的实验室里总有大批的蟑螂老鼠其他苍蝇之类,极度脏乱差。

还好,现在的研究者有了专用培养基。

摩尔根:……你们赶上了好时候啊!

4. 无意之间,研究者们“驯化”了果蝇

果蝇常用乙醚或者二氧化碳麻醉(所以今天的果蝇实验室有很浓的乙醚味),不过实验室果蝇其实已经比较温顺了,打开瓶盖也很少有飞出来的,相比之外野外抓的果蝇大半都第一时间找机会飞跑。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能留下养的都是不太爱飞的果蝇后代……可以说,我们已经把果蝇“驯化”了。

5. 营养不良的时候,果蝇的幼虫会相互吃掉对方

……所以说培养基真的是好东西啊!

来自swwy.com的教程。无数生物狗的日(噩)常(梦)

6. 果蝇比你更“懂啤酒”

啤酒酵母散发出的香气会吸引果蝇,这样果蝇来吃的时候就传播了酵母,和花朵的传粉异曲同工。

以及,这个气味也是酒香的成分之一。

你的真爱是啤酒?啤酒的真爱是果蝇

7. 失恋的果蝇也酗酒

UCLA的研究团队发现,当面前摆有被酒精浸泡过的食物和正常的食物时,近期求爱被拒的雄性果蝇更有可能借酒消愁。

给我一杯忘情水:求爱被拒,果蝇也会“借酒消愁”

8. 一共有5个诺奖颁给了果蝇研究

第一个是1933年,颁给了果蝇的开山祖师摩尔根;

第二个是1946年,颁给了摩尔根的学生赫尔曼·穆勒,他发现了X射线对果蝇的突变效应;

赫尔曼·穆勒,果蝇的二号仇敌,用X射线辐射出一大堆“奇形怪状”的果蝇……

第三个是1995年,颁给了三位果蝇发育基因的研究者;

第四个是2011年,颁给了果蝇免疫系统的Toll相关基因;

第五个就是2017年医学或生理学奖的果蝇生物钟。 

9. 雄果蝇也爱年轻妹子

同济大学的薛雷团队在实验中发现,无论雌果蝇的年龄多大,雄果蝇都会选择与其交配。但在面对两只年龄不同的雌果蝇时,雄果蝇就会优先选择年轻的雌果蝇……

这一研究获得了2014年的菠萝科学奖。

10. “要片吗?果蝇的!”

在生物学界,果蝇交配是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潜心观察果蝇啪啪啪的科学家可不在少数。

截图来自:《没有黄段子存在的无聊世界》

2015年,一组研究者进行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实验:在雌雄果蝇共度爱河的瞬间用液氮把它们“速冻”,然后用断层扫描和3D重建技术,把它们交配时的生殖器官内部构造做成了3D模型。

一对正在交配就被冻住的当事果蝇。图片来源:亚历山德拉•玛泰提供

高科技FFF:冻住正在啪啪啪的果蝇?科学家想干嘛!

11. 身陷绝境,果蝇也会抑郁

是的,果蝇也会抑郁。当被困在会发热的盒子里时,果蝇会选择转向逃离。但一旦它们发现热力超出了忍受范围且无法避免时,它们的爬行的速度会慢很多,休息也变得更频繁、持续时间也更久——这正是“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关于果蝇,我们还有很多亟待了解的事情。

身陷绝境,果蝇会怎样的无助?

12. 怎样,呃,杀死果蝇?

因为果蝇在家里太常见了,所以做果蝇的研究者老是被别人问如何杀死果蝇,搞得他们不胜其烦……一个研究者Thomas Merritt最后不得不在博客上贴了一个终极回答:

用广口瓶装一点醋,上面再罩一个漏斗,用胶条封住外圈缝隙。

如图所示:

这样做的原理是:果蝇喜欢醋的气味,因为这表明水果已经熟透烂掉,更有利于幼虫的生长。但是果蝇又太笨了,飞进这漏斗口就不知道可以原路飞出去。

(还有一个很热门的教程,也值得尝试:自制“糖衣炮弹”,为什么能把果蝇一网打尽?

看到这里,你做好准备,看一眼果蝇的高清大图真身了吗?

这就是果蝇。它们体型小巧,生长快速,成本低廉,易于饲养。它们是科学研究者的好伙伴。

——敬果蝇!

The End

发布于2017-10-0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已注销用户

果壳作者

pic

    安然_莲自在

    果壳视频“科学棒棒棒”卡片娘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