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1
需用时 05:39
为什么我还没有对象?我如何才能有对象?

(作者/廖俊棋)

情人节了,还在惆怅自己没有对象吗?没关系,我们来科学地解决爱情问题。如果你有对象的话,也请把这篇文章转给需要看到它的朋友。关爱单身,人人有责

太长不看版:

  • 不要绝望;
  • 积极社交;
  • 主动出击;
  • 学点套路;
  • 以及,如果不灵请不要对本文和作者心怀怨念。



脱单有多难?难于……

数学家Peter Backus曾写过一篇名为“为什么我没有女朋友”的论文,文章中,Backus用一个公式计算了他在伦敦与真命天女相遇的可能性。

Backus套用了德雷克公式(Drake equation)的原理,把一件事件发生的许多必要条件拆成小单位,分别计算这些小单位实现的概率,然后将这些数值和机率相乘即可。顺便一提,这个公式最早是用来计算外星文明与地球接触的可能性的。

外星人:??? 图片来源:Miriam Espacio|Unsplash

以北京为例,Backus计算“真命天女概率”的过程可以重现如下:

北京常驻人口约有2170万;

其中女性占48%(即1041万人);

其中约20%的人符合适当的年龄范围(208万人);

其中的单身者有50%(104万人);

Backus希望他的女友有大学学历,在北京这一数据大约是31%(32万);

符合以上条件中对他有兴趣的有5%(1.6万);

他会喜欢的有5%(800人);

这之中能相处过来的大约又只有10%(80人)。

最后算下来,这个概率大约是27万分之1,可说是非常稀少了,甚至比遇见外星人还难。

不要绝望,坚持往下看。

这个算法只是Backus的一面之词,另一位数学家Hannah Fry就认为这个数字有些太夸张。 Backus认为“自己喜欢的人只有5%,且其中有10%适合相处”,但Fry认为这些比例都可以上调到20%,这样算下来北京还有2560位Backus潜在的女朋友,听起来就比(还)较(有)合(希)理(望)。

Fry还提出,如果Backus愿意放宽标准不要求大学学历的话,人数又能瞬间翻3倍左右。这说明,不要事先预设太多条件和有太高要求的话,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信的话看看Backus,即便在自己都觉得数值绝望的情况下,他仍克服机率在3年后结婚了。

恋爱市场的经济学

鉴于生活中随时都可以遇到情侣在发狗粮,大概令人绝望的机率只存在于数学家的论文中。既然数学家的计算并不靠谱,那我们换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看能否脱单的差别在哪里呢?

在经济学中有这样一种模式:商品卖得太贵就会没人买于是只好降价;卖得太便宜会被抢购一空,物资变成稀缺资源于是又会涨价。在这样的过程中,商品价格受到“无形之手”的调整,从而达到卖家乐意、买家也满意的均衡价格。在这样的市场中,价格可以完全反映出市场的全部信息,这样的市场被称为有效市场。

如果我们把价格看做一个人吸引异性的魅力,而学校、职场这样的公开场合看做是市场,那么在有效市场中,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人品态度、穿着外貌、流言蜚语,甚至发了什么朋友圈、微博等等所有信息都会随时反映在“价格”上,于是条件好的人自然能很快找到合适的对象脱单。

但这仅是在“有效市场”这个理想条件下。生活中迟迟无法脱单的,不一定都是条件不佳的,这说明市场还不够“有效”。

那些条件好却无法脱单的人,可以类比于市场上价值被低估的资产,价格和价值并不匹配。若希望市场能更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价格,就要尽量在市场上展现自己价值,让市场能得到更多相关的信息,创造趋近“有效市场”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并把握机会好好表现自己的特长。(敲黑板了啊,单身的同学们!)

当然,经济学不止告诉我们这些看上去有些废话的道理,还揭示了更为实用的信息——进阶脱单手段的使用时机。

在供给关系中,如果供给过多会造成供过于求的情况,那商品价格自然就会爆跌,这时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所以说,如果因为喜欢一个人而无条件付出的话,就很可能让对方轻视这份感情,从而沦为备胎或“好人”。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经济学家说要“限制供给”,说白话就是“欲擒故纵”。

然而过度的欲擒故纵反而会真的把对方纵走了,所以在之前还是要“擒”——经济学家William Nicolson根据自身惨痛的经历分析到。在经济学中,如果没有独占市场而一直限制供给的话,就会造成流失消费者的情形;但如果市场被独占了,消费者则只能服从价格的攀升。想用欲擒故纵来保有自己在对方心目中价值的话,最好还是在成功约会两三次之后。

如何选定真爱

有个著名的哲学故事将爱情比喻为捡麦穗,在进入一片麦穗田中,在不回头的情况下,只摘取一次并要是最饱满金黄的麦穗。故事中的主人公最终空手而回,因为他总觉得后面可以看到更好的,就这样错过了机会。

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么知道何时能碰到最好的人?可以通过“最佳停止理论(optimal stopping theory)”中的公式来计算:

这里P代表选到完美对象并托付终身的机率,n为一生中潜在的交往对象人数,而r是淘汰的情人数目。

根据计算,淘汰前37%时找到真命对象的成功率最高,假设一生可能与10人交往达,就要淘汰大约四任,这时对方是完美对象的成功率达39.87%——比随便挑一个的1/10高出约4倍的成功率。

但我们自然难以得知人这一生能和多少潜在对象交往,所以数学家Hannah Fry(对,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Fry)提出应该用时间尺度而非人数来衡量。假设你15岁开始物色对象,并且想在40岁前结婚,那前37%的时间是大约到24岁,也就是说24岁前的所有对象都要淘汰,而其后遇到的对象只要优于之前遇到的就有最高机率是最好对象。

这则公式除了计算概率外还反映出社会真实情况,例如大多数人在一开始谈恋爱时不会马上就考虑结婚,这就相当于还在筛选的前37%时段,其后随着年龄增大而开始想要安定并结婚。通常男性决定安定下来的会比女性晚,也就有更长的前37%,因此男性结婚年龄平均晚于女性。

当然,这终究只是机率,这其中还是存在风险,例如你在筛选期先遇到一个完美对象,但基于上述公式狠下心来甩了对方,24岁后又找不到更好的,最终孤独终老,并对这篇文章心怀怨念...

都是套路

在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出手之后,心理学家自然也不甘落后。心理学的实验五花八门,能运用在恋爱的相关理论更是多如牛毛,在这里就简单介绍几个套路供大家参考吧!

图片来源:Jessica Ruscello|Unsplash

单纯曝光效应:人们容易对陌生的事物有警戒心,对常见的事物则会逐渐增加好感。因此,如果想让喜欢的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就应该多出现在对方面前产生熟悉感进而提升好感。但这方法有个缺点,万一对方对自己第一印象就很差了,伴随着见面次数增加可能反而会让对方对自己厌倦而产生反效果。

认知失调理论:如果人们发现到两个认知不协调时,这个冲突会引发内心的不安,从而倾向于放弃其中一个认知来达到内心的协调。在恋爱中,这也凸显出第一印象的重要程度,当对方对自己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即便后面有犯错,对方内心也会为了认知的协调而扭曲犯错的事实。

情绪二因论:人们在兴奋、不安、恐惧或是愤怒时都能感受到心跳加速的变化,然而不论是何者引发的,所能感受到心跳加速的生理变化却是一致的,于是会误将紧张或恐惧的心跳加速解读为对眼前异性的怦然心动。所以约会行程中,不妨搭乘云霄飞车或观看恐怖电影增进彼此感情。

诱饵效应:小杯饮料5元,大杯饮料8.5元时,很多人可能会直觉大杯太贵而不买。但如果加入8元的中杯,在店员安利“中杯加0.5元就变成大杯”后,我们就容易产生大杯很划算的错觉。这种刻意放入一个不划算选项来诱导消费者觉得其他商品划算的手法就是“诱饵效应”。2008年,经济学家Dan Ariely在其课堂上对此效应又做了更进一步的实验,他制作了两份带有三张照片的问卷,两份都放上了魅力程度差不多的A、B个男生的照片,其中一份加了丑化后的A,另一份加了丑化后的B。他将这两种问卷分别分给600位学生,让学生凭感觉选出比较有魅力的人,结果在有丑化A的问卷中75%的学生觉得原版A最帅,反之亦然。也就是说,丑化版的存在可以大幅度提升原版的魅力,所以联谊时找个与自己长相相似但却略逊一筹的朋友作伴的话……

写在最后

如今全球有约74亿人口,如果每个人只见一秒也要将近235年,换个角度来说,与身边每个人相处的每分每秒都是牺牲与剩下数十亿人口见面时间换来的。上述的科学理论终究还只是理论,可以不断被证伪并修正,与其花费自己的人生来检验,不如将其当个参考,更真诚地对待所有爱你和你爱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真心祝愿大家都能有情人终成眷属,情人节快乐! (编辑:婉珺)

图片来源:Helena Lopes |Unsplash

参考文献:

  1. Fry, H. (2015). The mathematics of love : patterns, proofs, and the search for the ultimate equation.
  2. Nicolson, W. (2013). The romantic economist. Faber.
  3. Peter, B. (2010). Why I don’t have girlfriend: An application of Drake Equation to love in UK.
  4. Head Squeeze (27 October 2013) The scientific way to find a perfect partner. BBC.
  5.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Univ. Pr. .
  6. Sutherland, R. (2009). Dan ariely - 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8(4).

The End

发布于2018-02-1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恐龙杂志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