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
需用时 01:32
现实版《纪念碑谷》能实现吗?没问题

小球明明放在低处,却咕噜咕噜地滚向了高处;房子的屋顶看着圆弧,但在镜子里却变成了折线,反物理?反常识?通通都不对!这其实是神奇的视错觉!快来看看如何在现实中展现《纪念碑谷》一般的有趣画面。

我们身处三维世界,但眼睛看世界的方式其实是二维的:光线经过汇聚投射在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上,我们从中得到的视觉原始信号是一个平面的投影。然而,我们依然会感知到物体的空间关系,这依靠的是大脑对原始视觉信号的加工。有很多线索可以帮助大脑完成“三维重建”,比如说双眼的视差、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各种物体在画面上的大小关系、光影等等。除了真正的三维物体,人们对照片、图画甚至非常简单的线条也同样可以产生立体感知。

简单线条产生的立体感知。

空间感知来自对二维画面的“重建”,这也决定了巧妙设计的视错觉模型和图画可以让视觉系统“受骗”。比如说看起来极具立体感的“3D绘画”,它完全是平面的,但从特定角度看时,它投射到眼睛上的投影却和立体的物体恰好一样,因此大脑也能从中“重建”出跃出纸面的立体感。


图片来源:Neatorama

在一个特定的视角下观察视错觉模型时,关于空间关系的线索其实是不够充分的。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会倾向于按照熟悉的方式理解,比如说柱子应该垂直的,车棚和小房子的屋顶应该是凸起的,同时边缘应该是整齐的,截面垂直于地面。但视错觉模型的设计会打破这些规则,它们只是从特定视角看起来“像是这样”,但实际的空间结构却与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完全不同。

值得说明的是,“被视错觉作品骗到”并不是眼睛或大脑的缺陷。因为这套感知系统在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其实都工作得非常好,既高效又足够准确。就连精心设计的视错觉模型其实也很容易破解,变换一下观察角度、光影,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破绽。

视错觉其实可以看成是理解视觉系统工作方式的一扇窗口,视觉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们对这些现象也很感兴趣。除了空间感知,光影、色彩、物体运动等方面都有很多有趣的视错觉现象。

 

视频由果壳旗下的新品牌“果然知道”制作,欢迎微信微博关注!

微博:搜索“果然”

微信:搜索“果然知道了”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编辑:G )

The End

发布于2018-03-2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果然知道

果壳旗下视频品牌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