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蛙里毒性最强的一般认为是黄金箭毒蛙Phyllobates terribilis。据wiki一只蛙含有的毒素估计可以杀死10-20人,一克提纯的毒素可以杀死15000人。
(wiki虽然比百度靠谱几个数量级,但也不能全信。这条数据的参考资料并不是期刊文献,而是一条打开了电脑就像中毒一样的迷之网页链接......不说我先杀毒去了.......)
但是!
没有人知道箭毒蛙的毒性对人有多大,这些数据都是从小鼠的半致死量上推算出来的。之前有一篇文章讨论:为什么蛇会演化出强到一滴就能杀死一万只小鼠的毒液,这不是浪费吗?但原因在于:人家的毒液又不是用来对付小鼠的!同样的毒液用在小鼠身上是高射炮打蚊子,但用在蛇的猎物比如鼩鼱之类毒抗点满的动物身上一点也不夸张。
一般说某种有毒生物一克毒液能杀死XX人,都是根据小鼠的半致死量推算的,总不能抓一堆人来做人类的半致死量吧?这个数据只能参考,不代表真的就能毒死这么多人;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箭毒蛙的对人毒性。
其次,人工饲养的箭毒蛙一点毒也没有!箭毒蛙不能合成毒素,它的毒素都是从野外有毒的食物里获取的。这篇新闻里查获的黄金箭毒蛙Phyllobates terribilis和钴蓝箭毒蛙Dendrobates tinctorius “Azureu”是饲养非常普遍价格也很亲民的种类,都是从波兰走私的人工饲养个体。报道里说的第三种“火焰箭毒蛙”不知所指何物,需要看下照片才好鉴定(后来在别处看到的图片是Ranitomeya benedicta)。
黄金箭毒蛙不一定是金色,比如白色带淡蓝绿调的色型“薄荷”:
钴蓝箭毒蛙,箭毒的入门种,物美价廉,在美国一只只要30刀左右:
Ranitomeya benedicta, 这个比较高端,价格也高,可以到三位数美金。但也不至于太贵,也就一两百刀的样子。这是很小型的树栖箭毒,喜欢栖息在积水凤梨里:
在欧美箭毒蛙饲养是一个很正常的宠物产业,与热带鱼无异。早期从野外捕捉箭毒蛙的做法的确不可取,但现在箭毒蛙的人工繁育已经很成熟,不会影响野生种群;箭毒蛙反而是非常优秀的展示动物和教学材料,吸引更多人对两栖动物保育产生兴趣。箭毒蛙对生活环境要求比较高,又推动了雨林缸市场的发展。
箭毒蛙之所以适合饲养首先当然是因为好看,而且人工繁殖完全可以供应市场需求。由于野外基本没什么东西敢惹箭毒蛙,所以它们非常大胆,就算被巨大的两脚兽盯着看也会非常自在地进食、求偶、打架等等。
一个国外箭毒蛙饲养者的饲养缸:
图片:dendroboard.com
人工繁殖的箭毒蛙不但没毒,入侵的几率也微乎其微。箭毒蛙存活需要热带雨林环境,很多依赖原生地的积水凤梨才能繁殖,在一般地方放出来就死球了。
海关依法截留走私的动物,尽职尽责。国内懒政和一刀切执法阻碍了一个本来合理的产业发展,令人遗憾。至于利用民间偏见夸大其辞吸引眼球的媒体嘛……
又看到点后续报道,没收的主要理由是箭毒蛙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物种,进行国际贸易需要特别许可。
黄金箭毒蛙的蛙毒,按照计算每1克可致15000人死亡,这个算的数本身没错,但是很有误导性——生物碱很贵的好嘛!合成很复杂、能量成本很高的好嘛!一个蛙身上能有1毫克毒素就不错了, 拼了它老命也弄不出来1克啊……
虽然箭毒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宠物,在国外也有成熟的市场,但是任何活体动物的不受限制迁移,都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对我们来说,轻则造成动物盗猎、物种入侵,重则可能会传递动物疾病、人畜共患病等等,危害更多本地动物,甚至人类的健康。
海关检验检疫做的,就是为了防止这些危险的入侵者。合法的活体动物经过正常申报过程,经过正常的检验检疫都可以顺利入关。但是面对走私者,查处、扣留、处理、销毁是保证大家健康生活的必需程序。
希望大家为了自己的安全与环境的健康,不要参与任何活体动物的走私哟。
ID:AskGuokr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