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流言说,中国过去并不出产小龙虾,小龙虾的来历要追溯到二战时期,驻中国的日军生化部队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尸体,但是考虑到用焚尸炉彻底焚烧的能源消耗太大,而如果采取初级火化,再分解成小块排放的话,会造成周围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因此日本人想到了当时日本国内随处可见的克氏螯虾(小龙虾的前身),于是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克氏螯虾被成批运到日军驻地,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
当然是虾了。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学名叫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并不是网上谣传的是虫。它和龙虾有亲戚关系,分类学上它们都是“十足目”,龙虾是龙虾科、正螯虾科或拟螯虾科,而我们吃的小龙虾则是动物门甲壳纲蜊蛄科螯虾亚科(所以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它被直接称为“蝲蛄”)。
图片来源:123.RF.com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所以又叫美国螯虾。原生地在墨西哥湾附近,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带,所以也叫路易斯安那州螯虾。它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
图片来源:123.RF.com
国内小龙虾和日军没有一毛钱关系。其实在中国有四种原生态的正宗小龙虾,它们是东北黑螯虾、南京黑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外来和尚”,原产美国的克氏原螯虾和原产大洋洲的红螯螯虾,美国的克氏原螯虾技高一筹,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成为最著名最常见的小龙虾。
图片来源:123.RF.com
克氏原螯虾于1929年左右被引入中国,最早的养殖地在南京附近。当时抗战尚未爆发,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并非日占区,不存在“日军处理尸体”云云。这种美味的小龙虾其实是入侵物种,这种虾性情凶猛,繁殖快,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对“原住民”也会造成威胁。
图片来源:123.RF.com
另外在抗战年代,全世界的生物技术并未达到流言所描述的基因改造的水平。即使是DNA的双螺旋结构,也要等到1953年才被科学家提出。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说日军引入小龙虾处理尸体,这都是一个“扯淡不好好扯”的典型谣言。
当然吃了。小龙虾在美国已经吃了上百年,小龙虾的买卖也逐步从乡间集市走向大宗交易,目前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超过30万吨。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的料理食材,通常和马铃薯玉米水煮搭配卡疆粉(Cajun)调味。小龙虾传入日本后,并没有得到日本消费者的青睐,毕竟是“牛蛙的饲料”,而且日本有丰富的水产品,相比而言,小龙虾肉质和口感都处于劣势。
图片来源:123.RF.com
外国人吃不吃小龙虾还可以看看出口数据,2011年仅湖北省就出口小龙虾8000多吨,全国的出口量至少是数万吨。目前出口的小龙虾食品以熟食为主,如龙虾尾、虾仁、茴香整肢虾、辣粉虾、龙虾酱,主要销往丹麦、瑞典、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韩和东南亚市场,比如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
图片来源:123.RF.com
所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