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2105
需用时 04:12
从雨衣涂料到大国重器,它是工业文明的“母亲”

从雨衣涂料到大国重器,它是工业文明的“母亲”

徐然 物种日历

“群峦重重一霍平,万木森森树海行。”这两句诗出自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之手。如今我们伴着这豪情迸发的两句诗,登高远眺那片承载了无数人热忱和期望的的橡胶林

橡胶树林。图片:Pixabay

哺育工业文明的乳汁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又名三叶橡胶,属于大戟科橡胶树属,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现已布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各国栽培最广,产胶最多。天然橡胶综合性能好,用途十分广泛。它和钢铁、石油、煤炭一起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四大工业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橡胶树的科学绘图。图片:《科勒药用植物》

橡胶的用途涵盖工业、农业、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如今,交通运输离不开轮胎、胶带、胶管、密封垫圈及防护用具等橡胶制品。农林水利所需的橡胶履带,橡胶防渗层及橡胶水坝,救援所需的橡胶船也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的日常生活自然也与橡胶密切相关:人们利用橡胶的绝缘性做电线、绝缘手套等;借助硅橡胶的优越透气性,造出的橡胶薄膜可用于储藏水果等。

橡胶被应用在生活的各方各面。图片:Pixabay

从雨衣涂料走向工业生产

随着美洲大陆被发现,当地孩童玩耍的一种小球吸引了第一批移民者的目光,这种小球落地后能反弹得很高。人们还惊奇地发现,一些印第安人把某种白色液体涂在衣服上便可以充当雨衣。直到18世纪中期,法国探险家拉·孔达明将天然橡胶从巴西带回了法国,一时间这种新奇材料引发了全欧洲的关注,人们开始不断地研究这种神奇物质的作用。然而,天然橡胶遇热发软、遇冷变硬的缺点,使之没办法被运用到更多领域中。

乳白色的天然橡胶。图片:Irvin calicut / wikimedia commons

天然橡胶的问题在于不稳定。图片:Pixabay

直到1852年,美国化学家固特异(Goodyear)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时发现,橡胶和硫磺受热后会流淌在一起形成块状胶皮,从而发明了橡胶硫化技术,提高了橡胶对温度变化的耐受程度,使橡胶从此成为了一种正式的工业原料,也使与橡胶相关的许多行业蓬勃发展成为了可能。

从此,橡胶正式登上工业舞台

充气轮胎的改良和汽车工业的兴起,使得橡胶成为了最基础的工业原料之一。图片:Pixabay

橡胶真正的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使用得益于苏格兰人邓禄普的一次关于充气式轮胎的改良,自此以后借助充气轮胎的各类交通工具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橡胶也真正开始与现代工业文明紧紧相连。汽车工业的兴起,再一次刺激了对橡胶的巨大需求,橡胶的价格也因此随之猛涨。

连续割胶法

为了获得更大的产量及改善橡胶产品的供需关系,英国人对从亚马逊地区采集的橡胶种子进行培育,成功将橡胶苗运往东南亚地区种植。这些地区潮湿闷热的气候与亚马逊热带雨林类似,使幼苗迅速成长为一片片茂密的橡胶林,也使橡胶迅速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橡胶种植园。图片:Craig / wikimedia commons

随着橡胶的数量的提升,割胶方法也经历一次伟大变革——时任新加坡植物园的第一任园长里德利(Ridley)在1897年,发明了橡胶树连续割胶法——利用专门的工具,与树干纵轴呈约45°角斜着剥掉树皮和一部分韧皮部,形成一道小凹槽,乳汁就会顺着方向流入事先准备好的胶桶中。

连续割胶法。图片:PRA / wikimedia commons

这种方法不但不伤及树木内里,而且大大提高了产量,因此一直沿用至今。至此,橡胶树变成了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使东南亚成为了天然橡胶的生产中心。

禁运?我们自己种!

在建国初期,中国还是完全依赖进口橡胶的无胶国,西方一些国家千方百计对中国实行橡胶封锁,一些东南亚国家在美、英两国控制下,也订出了针对橡胶的苛严“封关”法律。莫说偷运成品橡胶,就是把小小一颗胶果带往中国,当事者都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另一方面,依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橡胶树仅仅适宜生长在纬度10°以内的热带地区。如果这个结论成立,整个中国没有一寸土地适合生长橡胶树,即使是在最南端的海南岛,也处于北纬17°以北。

盈江当地的橡胶林。图片:徐然

1951年5月,政府明确指出:作为重要战略物资的橡胶已被欧美封锁的进口通道,我们十分需要橡胶,需要寻找到适宜的土地多种橡胶。同年7月,中央交给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一项艰巨任务:为中国寻找适宜栽种橡胶树的地方

找到属于橡胶树的地方

蔡希陶和刘佑堂等专家组成一支野生橡胶考察队,不顾残匪的出没,耗时两个月走遍了滇西南边境的山山水水,大小坝子,终于找到了橡胶适宜区域的线索。这次考察证明了:中国北纬21°~23°之间的广阔土地,适宜橡胶的栽培生长

如今中国的橡胶种植区。图片:jiuban.moa.gov.cn

理论的问题得以解决,需要迁徙大批人员前往云南参与种植橡胶于是,数万湖南人来到西南边陲,在荒无人烟、猛兽出没、瘴疠成瘟、毒品泛滥、国民党残军偷袭的险峻之地,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涓涓乳胶终于缓缓流出——伴随着无数汗水和眼泪,汇涌成一道热流在每个为之奋斗的志士心中流淌。

在这一刻,在西南边陲,无数如同脉搏一般乳胶滴答的声音向世界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橡胶的种植禁区北纬23°线以北地区成功生产出了橡胶,中国不适宜种植橡胶的魔咒再一次被打破。

如今郁郁葱葱的橡胶林。图片:徐然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经营,截至2010年,中国橡胶林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00万平方公顷,从建国初期的无橡胶国家发展到现在的橡胶生产大国,这都离不开植物学家的默默付出和农垦人的浴血奋斗。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徐然。

 有毒也有用的大戟科 

它能让你“一泻千里”,也能让你当场去世

没有油桐,就没有雨巷中惆怅的姑娘

鸟类的垃圾食品竟是优质蜜源?这话只对一半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9-10-0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