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都有自己地方特色并兼具代表性的鸭组成的菜,如上海的八宝鸭,北京的烤鸭,南京的盐水鸭,而流行于闽南和台湾一带的姜母鸭,则是那里最受宠的常客。

现在,不用前往福建走一遭,也能吃到地道的闽南姜母鸭啦!而且只用微波炉叮一下就能吃了,敲方便!
所里试吃的时候,对姜味异常敏感极度挑食的小姐姐皱着眉头勉勉强强拣了一小块鸭肉小心翼翼放在嘴里,“嗯~??竟然挺好吃!”事情最后就演变成她不停筷子地抢着吃。
确实,经过了熬炖的姜母鸭鸭肉鲜嫩,吃起来毫不费力,而且入味得很,满足吃肉的大快朵颐,更绝的是,连老姜都焕发了姜生第二春,入味好吃~讲实话,姜母鸭的姜味确实重,毕竟姜片从配角摇身一变成为主角之一,但它却重得恰到好处,不让人心生反感,亦不会抢了鸭子的风头,却也能压制鸭子浓郁本味,它俩就像命中注定的天生一对,你吃到嘴里立马就明白了,只能是它们,必须是它们,它俩一起创造的味道就是舒服得劲儿~
因此,满满姜味的姜母鸭才能让从来不吃姜的小姐姐化身人形安利机,逢人就夸:“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对姜味最有好感的一次了!”
说到姜母鸭,很多人可能会如此断句:姜·母鸭,但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姜母·鸭!
姜母是陈年老姜,奠定了全菜的基调。

在烹饪的过程中,姜片的大小与厚度也很有讲究,过薄或过厚就会出现烧焦或者煮不透的情况。

因此姜母鸭的姜片也被严格把控着,甚至成品中,姜片的口感也能和鸭肉一样美味!

姜母鸭里的鸭子也很有讲究,要选脸上长红色肉疣的红面番鸭。被誉为“家禽中的小天鹅”的红面番鸭,从远隔重洋的中南美洲传来,肉质细嫩脂肪较少味道鲜美。

传统的姜母鸭都是在砂锅中完成美味的转化与升华的,因此我们的姜母鸭也坚持用砂锅⼀炉一只烹制,相比起“大锅菜”式的烹饪方法,小锅在受热的均匀度、火候的控制度以及入味的程度等方面都占尽优势。已经烹饪好的姜母鸭还要经过最后一步——分剪包装。分剪的程序、肉块的剪切方向、尺寸也颇为考究,力求好入口,方便食。
就这样,从生鸭到成品出厂,经历了109道工序,每⼀只姜母鸭都鲜嫩可口,飘香四溢。微波炉加热,摆盘,立马变成一道硬菜,开吃!再配上新蒸的米饭,我的天,我能连碗底都舔干净!还可做成火锅汤底,随着鸭血、鸭胗、鸭肝、鸭肠、洋白菜、腐竹等配菜上桌,鸭身上的每一块都不浪费,蘸酱可用酱油膏加甜辣酱和蒜末调。先吃嫩滑的肉,再喝香浓的汤,然后涮配菜,如果没吃饱,最后再扔一把杂面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