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
需用时 02:28
物质为何没在湮灭中消亡?

(文/Lisa Grossman) 题图:彭宁离子阱中的电磁场。 近期,物理学家第一次看到了单个质子的翻转。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一个伟大成就,也许在它的帮助下可以解决困扰物理家很久的谜题——为何宇宙中正物质会远远多于反物质。

天文学家认为在大爆炸之处,创造了同样数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正物质组成了我们看到的宇宙,包括恒星、行星和人类;而反物质只是与正物质电性相反而已。但是,当正物质与反物质不期而遇时,它们会发生湮灭变成能量。然而,我们似乎足够的幸运,因为大量的正物质被剩了下来。这也是困扰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谜题,为何剩下了如此多的正物质。

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除了电性相反之外,反物质和正物质也并非全然相同,所以它们没有完全达到湮灭的要求。为了证实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物理学家需要精确的比较正物质与反物质。6月24日,《物理评论快报》上的一篇文章将这个想法付诸于了实验中。物理学家通过测量质子的磁矩进一步比较了质子与反质子。

“对于正物质和反物质来说,磁矩从来没有被比较过。”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的量子物理学家斯忒芬•厄尔默(Stefan Ulmer)说,他是文章合著者之一。“我们的方法推进了物质和反物质进一步比较的可能性。”

磁矩描述的是一个粒子在磁场中的表现。它存在一个固有的方向,就像指南针的指针总是向南一样。当然,在额外磁场的作用下,它可以向上或是向下的发生改变。

在此之前,测量质子的磁性质需要上百万甚至更多的质子参与。但是同样的工作并不适用于反物质,因为反物质的存在时间不足以完成一次测量。在本月初,欧洲核子中心的反物质探测器将300多个反氢原子保存了长达1000秒的时间,但这仍不足以实现磁性质的测量。

厄尔默和他的同事在这次研究中,通过观察质子的前后翻转,实现了测量单个质子磁矩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测量单个反质子的磁矩也成为了可能。他们的操作是将单个质子固定在了一个微小的“彭宁离子阱”中,这个离子阱是一个真空阱,通过电磁场将带电的粒子束缚其中。

在一个固定的磁场中,质子往往会使自己的“小磁针”保持方向一致,它的北端向上。但是,当加入一个额外的磁场后,质子的“小磁针”会发生一个翻转,北端向下。当然它会根据磁场的强弱对它磁矩的影响做出一个快速的调整。

目前,他们知道了如何测量单个质子的磁矩,研究者们打算将他们的设备用于欧洲核子中心并测量反质子的磁矩。厄尔默认为他们能做出了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测量。

上世纪80年代类似的研究测量过电子和正电子(电子的反物质对)的磁矩。这一研究发现,在上亿的粒子中这两种粒子除了电性外其他性质保持着惊人的一致,这也将为何正物质和反物质没有彼此消耗的谜题延续至今。

但是,质子的磁矩比电子的磁矩弱了660倍,所以厄尔默的实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这就需要更高的精度,比以往的精度要高出10000多倍。”厄尔默说,“我们建造了最小的彭宁离子阱,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如果质子和反质子表现出了不同的磁矩,“那么,很多现代的量子场理论会被改写。”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埃德蒙•迈尔斯(Edmund Myers)说,他并没有参与这项新的研究。“如果差异存在,理论物理学家们将看到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发生。但这却是实验人员最渴望发现的。”

原文看这里

科技名博微博

博主介绍: Lisa Grossman 2009年毕业于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科技交流专业。毕业后,她一直从事科技写作工作,从硕士期间便在Science News等地方做编辑,现在在Wired上开博。她的博客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涵盖各个学科。

The End

发布于2011-06-2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教师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