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2
需用时 08:09
“鹿羊恋”是浪漫典范?乱搞,乱搞!

要说最近国内动物界最热门的八卦,莫过于云南野生动物园的绵羊长毛和梅花鹿纯子的不伦恋了。一头从小生活在鹿群里的公绵羊,居然赢得了雌鹿的芳心,平日里卿卿我我也就罢了,居然真刀真枪的操练起来了。

按计划,在情人节这天,云南野生动物园将为“羊鹿恋”举行婚礼。

按计划,在情人节这天,云南野生动物园将为“羊鹿恋”举行婚礼。

这种咸湿劲爆的消息历来最满足成为一个热门八卦的充分条件。其实,以我儿童时期的农村生活经验来说,这类超越物种的“恋情”并不罕见。谁家的公鸭骑了谁家的母鸡,还把人家母鸡给啄死了(鸭子的交配远比鸡的激烈,公鸭会死死啄住母鸭的颈部,而鸡的脖子没有鸭子那么强悍);或者谁家发情的母马没拴好,让别的村的驴给占了便宜。这些事儿都会在茶余饭后不断被人提起。

乱搞的动物们

如果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入手,不难发现这些乱搞的始作俑者往往都是雄性动物,特别是那些一夫多妻或者多夫多妻制的雄性动物。对它们来说,多搞一次少搞一次没什么区别,反正有的是储备,而且中奖了也不用自己负责,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所以这些雄性动物不太会挑剔,很多东西都会挑起它们的性趣。比如,一只公绿头鸭对一具同性同类的尸体搞个不停,一些雄甲虫只因为啤酒瓶跟雌甲虫的颜色质感比较相近就纠缠不休。

另一些动物则似乎对性事发展出了除了传宗接代之外的功效,比如玩乐。此中高手是各种鲸类,这些普遍被认为智力发达的动物与人类一样热衷乱搞。比如有记录说瓶鼻海豚把小jj插进海龟龟壳缝隙的软肉里,或者用小jj末端的钩状物挑起一条滑溜溜的鳗鱼。跟已经寻不到踪迹的白鱀豚长得很像的亚马逊河豚(Inia geoffrensis)更会玩,早在1985年,就有科学家发现雄亚马逊河豚有种特别的爱好,那就是把自己的小jj插进同伴头顶的喷水孔(也就是鼻孔)里。有时候人类也会成为这些永远面带微笑的家伙的调戏对象,一项关于南半球与野生鲸类伴游观光活动的调查记录了至少13起海豚试图将与之伴游的人类当成泄欲工具的报道。其实你大可不必去海里找这种体验,那些家里养着公狗的朋友想必都经历过自家的宠物抱着客人的腿做猥琐之事的尴尬。

动物园里长颈鹿乱搞驴子一幕被抓拍。 图/funnychill.com

动物园里长颈鹿乱搞驴子一幕被抓拍。 图/funnychill.com

与这些花花大少比起来,有些乱搞的家伙实在是很严肃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鸟类。稍微熟悉动物学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之一康拉德•洛伦兹(K.Lorenz)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他亲自孵化了一批灰雁的蛋,从小雁破壳的那一刻开始与之形影不离。结果这些小雁后来就紧紧跟随洛伦兹的靴子,就像跟着自己的父母一样。这种现象叫做印记(imprinting),在所有动物里,鸟类的印记行为最为明显,也被研究的最为透彻。有趣的是,印记不但会让鸟认贼作父,还直接影响了它们的择偶标准。比如小雪雁(Chen caerulescens)有两种色型——白色和蓝色——过去人们曾经认为这两种颜色的并不是同一种鸟。今天我们知道这只是某几个基因差异造成的。1972年,鸟类学家库克(F.Cooke)发现,在野外,小雪雁总是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相同色型的伴侣,而如果让它们从小被相反色型的养父母收养,那它长大后就会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相反色型的伴侣。再如果让它们从小被一白一蓝的混合家庭收养,它的口味就不再偏向任何一个色型。类似的结论在鸽子、鸡和斑胸草雀(Taeniopygia guttata,也就是珍珠鸟)身上都得到了验证。甚至科学家们还成功让斑胸草雀“爱”上了人类的手指,对其大献殷勤。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此类事件都能用以上几点来解释——它们大多生活在圈养条件下,从小跟其他动物生活在一起,让它们的“人生观”出现了很大问题。等它们长大了,被限制了自由的春情又无处释放,于是就悲剧了。

深圳野生动物园猛兽区里的狮虎山上,老虎和狮子从小在同一“幼儿园”长大,几年时光下来,也开始耳鬓厮磨乃至交配。图/xinhuanet.com

深圳野生动物园猛兽区里的狮虎山上,老虎和狮子从小在同一“幼儿园”长大,几年时光下来,也开始耳鬓厮磨乃至交配。图/xinhuanet.com

不伦恋为何说是悲情?

按理说,不伦恋说起来应该是,也的确是悲剧的,然而上面这些事儿怎么看怎么充满喜感,但接下来说的这个就绝对悲情。1993年,科学家在危地马拉附近的大西洋3000多米深的深海中看到了两只正在缠绵的章鱼,奇怪的是这两条章鱼根本不是一个种类,更诡异的是,它们又一次都是雄性。然而,性对于章鱼的意义除了繁衍还意味着死亡。因为它们一生只会交配一次,然后雌雄双方都会在小章鱼孵化前后死去。既然一生只为这一回,这类动物理应当严肃起来才是,可为何这两只还要乱搞一气呢?研究人员对此的解释是,在深海,这些独行的家伙可能很难遇到配偶甚至同类,当性成熟来临,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它们会抓住一切机会拼死一搏。真是太悲惨了。

很久以来,主流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跨物种杂交这种事,在动物界(之所以强调动物界,是因为在植物界种间杂交非常普遍)中即便偶有发生,也绝对是非主流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没有结果,或者只是个坏结果。所谓没结果就是两种动物亲缘关系相隔太远,根本无法产生后代,比如长毛和纯子虽然都是偶蹄目的动物,可一个是牛科,一个是鹿科,它们的祖先分家至少已经2000多万年了,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而所谓的坏结果是两种动物的祖先分家时间不算久,二者结合能产生后代,但是基本上是不可能有杂二代,因为这些杂一代由于染色体错配等原因,有生育能力的可能性极小,比如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不过,之所以强调是“基本上”,是因为现实中还真的有例外。

1985年5月15日,夏威夷的海洋世界公园里,雌性瓶鼻海豚帕娜荷丽(Punahele)生下了一个雌性幼崽,这个小“姑娘”的父亲,却是与帕娜荷丽共享一个水池的一头名叫塔奴伊哈海(Tanui Hahai)的雄性伪虎鲸(Pseudorca crassidens)——如果你爱看好莱坞电影,那你很可能见过帕娜荷丽和塔奴伊哈海,它俩在《初恋50次》里作为群众演员出镜过。伪虎鲸虽然比瓶鼻海豚要大三四倍,而且叫“鲸”,但它其实跟宽吻海豚一样是鲸目海豚科的,所以亲缘关系并不远。这只鲸豚兽被命名作珂凯玛露(Kekaimalu)。珂凯玛露很小的时候生过一个幼崽,但是早夭了。1991年又生下过一个雌性幼崽,又在9岁的时候死去。2004年12月23日,她生下第三个孩子,咔哇丽凯(Kawili Kai),它的父亲是一头宽吻海豚。如果你去夏威夷旅行,可以去拜访一下珂凯玛露和咔哇丽凯,它俩是已知仅存的两头鲸豚兽。去年7月,在沈阳的一家海洋馆里也曾产下过一头鲸豚兽,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

当时才9个月大的鲸豚兽咔哇丽凯(Kawili Kai),从体型到肤色,鲸豚兽都介于“父母”之间。 图/ readthesmiths.com

当时才9个月大的鲸豚兽咔哇丽凯(Kawili Kai),从体型到肤色,鲸豚兽都介于“父母”之间。 图/ readthesmiths.com

新“物种”是如何诞生的?

这些异种杂交并产下可育后代的例子着实挑战了经典的物种定义。物种是生物分类里面最基本的单位,我们说这是一只鸡,而不是一只鸭子,实际上就是在对那只鸟通过形态进行定种。看上去好像并不难,但实际上在生物界,怎样定义一个物种,一直是一件很让人挠头的事,因为有数不清种类的生物,而我们熟悉的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在众多关于物种的定义方法中,在动物界,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定义方式是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是上世纪最伟大的进化生物学家之一恩斯特·迈尔(Ernst Mayr)于1940年代提出,到1960年代完善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那些在自然条件下无法交配,或者交配后无法产下后代,或者后代不育的两群动物,就可以视作两个物种。当然,这个概念存在很多疏漏,比如大量并非两性生殖的动物被无视了,而且我们也不太可能将任意两个动物杂交一下用来验证其是否有生殖隔离。尽管如此,生殖隔离仍然很有意义,因为它昭示了物种的内涵,那就是相对独立的一套基因组。

传统的进化生物学家认为,野生条件下的种间杂交十分罕见,除了后代很难可育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杂种”们将面临父母两个物种的竞争。即便侥幸杀出一条生路,活到了性成熟的年纪,可满眼的异性大部分还是爷爷家或者姥姥家人,会重新掉进祖先物种基因组的汪洋大海中。所以,由一个物种由于后代产生变异,逐渐分化成两群;或者由于地理阻隔分成独立演化的群体才是新物种出现的方式。

种间杂交,1+1=3?

随着新的野外和实验室研究,一些不寻常的例子逐渐被人们发现。2006年,美国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耶稣·马瓦雷兹(Jesus Mavarez)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个小组在位于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交界处的山区中发现了一种杂种蝴蝶Heliconius heurippa,这种蝴蝶翅膀上的红色和黄色分别遗传自另外两种蝴蝶。新杂种蝴蝶在选择配偶时十分挑剔,只跟同时拥有红黄色斑翅膀的“同类”交配,对或红或黄的亲戚蝴蝶不感兴趣。同时,新蝴蝶的栖息地海拔比父母种蝴蝶都高,幼虫钟爱的食物也与父母不同。这就既保证了新的杂交基因组的“纯净”,又避免了同室操戈的情况发生。

于是,这又成了新物种诞生的另一种方式,也就是1+1=3。马瓦雷兹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发现鼓舞了很多不走寻常路的进化生物学家,比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生物学家詹姆斯马莱特(James Mallet),他估计至少有10%的动物物种是由种间杂交产生的。

虽然对10%这个数量科学界还有诸多争论,但是种间杂交产生新物种这一理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毕竟在大部分时候,演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造成种群隔离的地理隔离并非总是不可逾越的。

比如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北极熊是由棕熊演化而来的,两者大约在15万年前分道扬镳。而牙齿化石证据则显示北极熊在10万-2万年前才从棕熊的杂食变成几乎单一的肉食。不管是15万年还是2万年,其实都只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瞬。只是由于第四纪冰期(也就是《冰河时代》中描述的那个年代)的来临,两群动物才被阻隔开独自演化至今并在外形到行为上产生了巨大的不同。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原本生活在北极圈以南的棕熊分布范围越来越北,并逐渐跟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北极熊亲密接触。结果就是近几年“棕白熊”不断的被人发现——地理隔离被打破了,是否会出现新种的熊,或者失散多年的棕熊和北极熊会否破镜重圆,这都值得期待。

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生活在北极圈以南的棕熊开始向北方移居,从而逐渐打破与北极熊的地理隔离。 图/souid.com

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生活在北极圈以南的棕熊开始向北方移居,从而逐渐打破与北极熊的地理隔离。 图/souid.com

实际上,更有科学家大胆推测,我们每个人都是种间杂交的产物——我们的祖先跟现代黑猩猩的祖先曾经有过一腿。来自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对照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组时发现,虽然大约600万年前我们和现代黑猩猩的祖先已经分家了,但是人类和现代黑猩猩的X染色体上的很多基因只有大约400万年的差距。如何解释这近200万年的差距,研究人员推测在两个物种已经分离200万年之后,我们的祖先和黑猩猩的祖先又短暂地重归于好过。你可别怪我们的祖先口味太重,因为400万年前的人类和400万年前的黑猩猩看上去并不像现代人和现代黑猩猩那样差异巨大。

即便种间杂交在自然界并非那么禁忌,不过,回头来看云南野生动物园长毛和纯子俩的结合,它们终究不会有“幸福的果实”。至于在情人节为“鹿羊恋”举行婚礼,把它俩拧在一起当成浪漫的典范,唉,真是有点不足以为外人道也。

 

参考资料:

[1] Moeliker, C.W., 2001 - The first case of homosexual necrophilia in the mallard Anas platyrhynchos (Aves: Anatidae) - DEINSEA 8: 243-247 ISSN 0932-9308. Published 9 November 2001
[2] Gwynne, D. T.; Rentz, D. C. F. (1983). "Beetles on the Bottle: Male Buprestids Mistake Stubbies for Females (Coleoptera)". Australi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22: 79.
[3] Olivia Judson Dr.Tatiana’s Sex Advice to All Creation奥利维雅•贾德森著 杜然译 性别战争 山西出版集团 2010年8月第一版 166页
[4] Sylvestre,J.P(1985) Some observations on hehaviour of two Orinoco dolphins (Inia geoffrensis) Aquatic Mammals, 11(2),58-65
[5] Amy Samuels, Lars Bejder, Rochelle Constantine and Sonja Heinrich SWIMMING WITH WILD CETACEAN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Marine mammals: fisheries, tourism and management issues chapter 14
[6] Cooke,F.,Mirsky,P.,&Seiger,M.(1972) Color preferences in lesser snow geese and their possible role in mate selec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50,529-536
[7] 尚玉昌 《动物行为:动物生存的奥秘》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01-01一书中认为珍珠雀向人类手指求偶的实验是康拉德•洛伦兹做的, 同一条内容在尚玉昌2005年出版的《动物行为学》一书中则认为是洛伦兹的老师奥斯卡海因洛特(Oskar Heinroth)。
[8] Richard A.Lutz & Janet R.Voight Close Encouter in the Deep Nature 371, 563 (13 October 1994)
[9] Mavarez,J.,Salazar,C.A.,Bermingham,E.,Salcedo,C.,Jiggins,C.D.,Linares,M. Speciation by hybridization in Heliconius butterflies. Nature,15 June,2006.
[10] James Mallet Hybrid speciation Nature 446,279-283
[11] Lindqvist,Charlotte et al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a Pleistocene jawbone unveils the origin of polar bear PNAS 107(11):5053-5057.
[12] Nick Patterson et,al. Genetic evidence for complex speciation of humans and chimpanzees. Nature 441 1103-1108
 

相关阅读: 云南“羊鹿恋”情人节大婚

The End

发布于2012-02-1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已注销用户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