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
需用时 01:55
男人女人,不能都爱?

西班牙电影《天使的性》曾经让很多人称“大毁三观”。电影讲述了一场两男一女的爱情试炼。尽管剧情狗血,却也引发了针对双性恋激烈的探讨。双性恋是除同性恋和异性恋之外的第三种主要性取向,双性恋者对男女两种性别的人都会产生爱慕情绪和性冲动。

电影《天使的性》中涉及双性恋者的生活,引起广泛讨论。图片来源:movie.douban.com

为了了解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与不同性取向人群对双性恋的看法,来自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麦基·弗里德曼(Mackey Friedman)博士和他的同事设计了一份关于对双性恋人群态度的调查问卷。 昨日(11月5日),在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第141届年会暨博览会上,弗里德曼公布了调查结果。

调查初期,他们采访了几百名大学生,并根据他们对双性恋所能联想到的词语(比如“困惑的”、“不平常的”和“试验性的”)设计了最终包含33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并最终从网上收回1500份答卷。

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双性恋者的态度总的来说是负面的。认为双性恋“不是一种正当的、合理的性取向”的受访者占到了将近15%,异性恋的男性受访者中持此态度的尤其多。相对而言,女性、白人、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本身,对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则比较小。此外,即使是在“性少数派”中,双性恋者也面临着偏见——相比于双性恋者对自己的态度,同性恋者给出的反馈明显更加消极。研究也发现,与女性双性恋者相比,男性双性恋者承受着更多来自其他人群的骂名。

大众对双性恋者的消极态度会对双性恋人群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双性恋者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不被同伴所接受,他们可能会觉得被社会孤立,不会再与同学、朋友乃至家人公开地谈及此事。长此以往,双性恋者可能面临深度抑郁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迈克尔·佩吉(Michael Page)1998年设计的双性恋自豪旗帜(Bisexual pride flag)。但在他人的消极评价下,并不是每一位双性恋者都能为自己的性取向自豪。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弗里德曼博士说:“无论男女,双性恋的人同时面临着来自于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偏见、羞辱和歧视,而这会导致双性恋人群产生被孤立、被边缘化的心理状态。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这样的心理状态会导致更严重的药物服用与滥用、抑郁症以及高风险性行为,同时这也会降低双性恋人群艾滋病的检测率和治疗率。”

根据调查结果,研究者得出了确实的数据来解释为何双性恋人群要隐藏自己的性取向,这对消除歧视和偏见大有益处。弗里德曼补充道:“举例来说,这份信息有利于引导社会营销进行干预和推广,从而减少对双性恋的歧视和偏见,改善双性恋群体在艾滋病预防、检测和治疗方面的现况。”

 

信息来源:EurekAlert!

文章题图:movie.douban.com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下载知性APP 你可以做得更好

更多相关讨论,点我访问知性社区(原果壳性情)

The End

发布于2013-11-0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waterbloom

伪生物学专业,伪食品学专业

pic